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口译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萌芽,到本世纪初作为翻译学的一个子学科地位基本确立,有了专门的研究群体,出版了学科基础著作,形成了若干研究领域和主线.综观国际范围内口译研究近年的发展动态,在呈现出研究主题多元化、研究路径跨学科趋势的同时,也面临缺乏系统的学科整体框架、融合性的学科身份和有影响力的理论等问题.本文以厘清口译相对于笔译的区别性特征为出发点,建构口译研究的多维认识论,以此为基础,对国际范围内口译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检视,进而提出多视角、多层面、多路径的整体性口译研究框架,籍此加强口译研究的理论建构.
推荐文章
口译需要“艺术+技术”
口译
艺术
技术
认知负荷理论在口译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认知负荷理论
口译教学
内在负荷
外在负荷
有效负荷
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的口译职业路径
人工智能
口译
发展路径
信息科技
浅谈口译实践
口译
同声传译
人员素质要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口译认识论的口译理论建构——多视角、多层面、多路径的口译研究整体框架
来源期刊 中国翻译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口译研究 区别性特征 多维认识论 多层面理论建构 整体性口译研究框架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H0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斌华 6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4)
共引文献  (34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口译研究
区别性特征
多维认识论
多层面理论建构
整体性口译研究框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翻译
双月刊
1000-873X
11-1354/H
16开
北京阜外百万庄大街24号
2-47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049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