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军医大学学员坚毅品质特点,探寻其与幸福感、学业倦怠、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为培养军医大学学员坚毅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采用坚毅量表、幸福感量表、学业倦怠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对某军医大学656名学员进行纵向与横向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横向研究发现,学员坚毅平均分为3.61±0.59,幸福感得分为4.45±0.75,学业倦怠得分为2.40±0.68,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2.07±0.45,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0.98±0.54,焦虑标准分为38.71±8.10.大一学员坚毅水平与大三学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P<0.01);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员坚毅性最高,学习成绩中等的学员坚毅性居中,学习成绩靠后的学员坚毅性最低(F=14.64,P<0.01);坚毅品质与幸福感、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495、0.354,均P<0.01);与学业倦怠、消极应对方式及焦虑呈负相关(r=-0.662、-0.395、-0.474,均P<0.01).纵向研究发现,大三学员坚毅得分(3.43±0.58)稍高于一年前(3.39±0.59),幸福感得分为4.49±0.78,学业倦怠得分为2.71±0.63,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2.12±0.50,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29±0.62,焦虑标准分为41.91±10.47.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员坚毅性最高,学习成绩中等的学员坚毅性居中,学习成绩靠后的学员坚毅性最低(F=9.99,P<0.01).坚毅品质与幸福感、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319、0.333,均P<0.01),与学业倦怠、消极应对及焦虑呈负相关(r=-0.564、-0.373、-0.220,均P<0.01).结论 军医大学学员坚毅品质尚可,不同年级及学习成绩学员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与幸福感、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学业倦怠、消极应对及焦虑呈负相关.在军医大学学员管理中,应关注坚毅品质的积极作用,并注意培养军医大学学员坚毅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