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红外热像自动搜索人体测温系统在流感高发期对流动人群进行快速体温筛查,在海关、学校和公众场所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其原理是利用可见光摄像头来搜索人脸,同时采用红外热像摄像头来测量场景的温度,再通过可见光图像与红外热像的配准来完成人脸的定位,从而读取人体(额头)的体温.因此,研究热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配准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基于边缘特征的图像配准方法,分别将在同一场景下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热像两张图像转换为相同分辨率(即相同尺寸规格)的图像,然后调用轮廓查找和遮罩的方法,利用边缘检测、角点检测等函数找出关键点,完成对处理后的两张图像进行点到点的配准,以及去除误配点等进一步操作.将匹配结果在源图像对上进行显示,并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透视变换,从而实现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自动配准.该图像配准算法具有实时性好、鲁棒性高以及能有效抵御干扰点等优点.
推荐文章
基于传感器参数和改良CPD算法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点云配准
图像配准
点云配准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
改良的CPD
粒子群优化算法
基于直线映射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自动配准算法
图像配准
红外图像
隐直线度
参数优化
一种新颖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自动配准算法
图像配准
Hausdorff距离
仿射变换
基于改进配准测度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
特征点提取
配准测度
特征点匹配
配准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自动配准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期刊 机电工程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可见光图像 热红外图像 边缘检测 图像配准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1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P391
字数 28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492.2019.11.0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扬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04 554 13.0 17.0
2 袁浩期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5 5 1.0 2.0
3 王俊影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7 4 1.0 2.0
4 简单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3 0 0.0 0.0
5 郝敏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见光图像
热红外图像
边缘检测
图像配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机电工程技术
月刊
1009-9492
44-1522/TH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北路663号
46-224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98
总下载数(次)
46
总被引数(次)
295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