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基因突变型在四川(川)、云南(滇)、贵州(黔)三地区的分布情况及临床特征,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来自川滇黔疑似G6PD缺乏症的汉族患者450例(男342例,女108例),采用多色探针荧光PCR熔解曲线法进行G6PD基因型别检测,并分析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450例可疑样本中,检出215例(男172例,女43例)单基因突变和1例含1388G>A和1004C>A复合型突变.11种单基因突变型所占比例分别为:1388G>A型29.78%;1376G>T型24.65%;1024C >T型22.33%;95A>G型12.09%;871G>A型4.05%;392G>T型2.33%;517T>C型1.39%;487G>T型0.93%;1004C>A型0.93%;1387C>T型0.47%;1360C>T型0.47%.川、滇和黔三地优势基因均为1388G>A、1376G >T和1024C>T型.男女患儿前两位突变位点均为1388G> A(26.7%,41.9%)和1376G> T(26.2%,18.6%),1024C> T(25.0%)居男性患儿第3位,女性第3位则为95A>G (14.0%).<1岁的患儿以1024C>T(28.0%)、1388G> A(25.6%)和1376G>T(25.0%)型为主,>1岁的患儿以1388G> A(43.1%)、1376G> T(23.5%)和95A> G(15.7%)为主.男性患儿酶活性明显低于女性患儿,各基因突变型在同一性别之间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680、1.629,P=0.666、0.177).肝肿大、贫血、黄疸和尿色改变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不同基因型与临床表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滇、黔三地区汉族人群中G6PD缺乏症患儿基因突变型以1388G>A、1376G>T和1024C>T为优势突变基因,呈多样化分布.突变型可能与性别和首次发病年龄有关,各突变型之间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和酶活性差异.
推荐文章
应用PCR-SSCP检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基因突变
PCR/SSCP
高等植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的不同进化起源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基因结构
进化
水稻
4562例儿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检测结果分析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发生率
缺乏症
儿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西南三区216例儿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基因型分布和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G6PD缺乏症 基因突变 酶活性 多色探针荧光PCR熔解曲线法
年,卷(期) 2019,(1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6-186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46.11|R722.11
字数 37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20/j.cnki.gdyx.2018600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正华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10 43 5.0 6.0
2 温先勇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9 42 4.0 6.0
3 彭瑛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4 28 3.0 4.0
4 詹小亭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2 6 1.0 2.0
5 邓莹莹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9)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4(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5(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1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G6PD缺乏症
基因突变
酶活性
多色探针荧光PCR熔解曲线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