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世纪之交,中国水彩发展形态各异。这种态势犹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也像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千姿百态、遍地开花。水彩起势迅猛,但发展却相对滞缓,一直形不成主流艺术体系。中国艺术家对“韵”并不陌生,水彩的本土化融合是论证其艺术内质形成与生存条件的关键性因素。水彩来到中国,融通环境的第一步就是与中国绘画艺术的融合,而中国画讲求“气韵生动”,由此便有了文章对中国水彩“韵”的逸趣与融通性的解读。
推荐文章
高校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通性探析
高校
艺术教育
思政教育
融通性
以师生心灵之融通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心灵融通
建构
和谐课堂
木之美情之韵——李庄建筑审美透析
木制建筑
审美价值
坚韧
雄伟
典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探析水彩之“韵”的逸趣与融通性
来源期刊 艺术教育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水彩 逸趣 融通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47
页数 2页 分类号 J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华斌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1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彩
逸趣
融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艺术教育
月刊
1002-8900
11-1188/J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5号403室
82-10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331
总下载数(次)
136
总被引数(次)
373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