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只有来自于孩子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正如曾经有人说过的"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身教重于言传,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推荐文章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应当植根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生活实例
情境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
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生活化
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如何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课程
生活
小学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回归生活
来源期刊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课程教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23.1
字数 227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学
《品德与社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96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30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