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Lakoff&Johnson采用基于概念结构的隐喻认知机制处理语言与其它认知观的关系,从而提出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对语言与认知进行某种合理的融合,从源域到靶域的映射机制实现了对经验事件的结构化和概念化.然而,概念隐喻理论基本是通过语言使用现象来揭示思维的本质,缺乏对隐喻概念产生和识解大脑内在工作机制的理解与描写.为弥补概念隐喻理论的不足,近年来学界把概念隐喻机制的研究拓展到神经科学层面,这为处理隐喻表达与大脑认知机制的关系及其科学的实验方法提供了可能,具有较为明显的理论和方法优势.本文简要论述神经隐喻理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神经隐喻理论的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推荐文章
关联理论与隐喻翻译
关联理论
隐喻
可译性
翻译效度
翻译模式
碳金融理论研究评述与展望
低碳经济
碳金融
碳交易
碳排放配额
碳排放权
碳金融市场
碳金融业务
绿色金融
温室气体减排
气候风险管理
基于概念隐喻的中医“时脏相应”理论研究
时脏相应
概念隐喻
藏象学说
加工图的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
加工图
动态材料模型
塑性失稳准则
功率耗散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神经隐喻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展望
来源期刊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学科
关键词 神经隐喻理论 神经科学 认知现实性 展望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9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永兵 87 865 17.0 29.0
2 刘晓宇 4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神经隐喻理论
神经科学
认知现实性
展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季刊
1674-1234
31-1964/H
大16开
上海市川东路500号
4-32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52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