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尽管2006年颁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已经明确了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不歧视原则,但社会生活中很多面对诸如公务员体检标准及其操作细则中关于艾滋病问题的制度性歧视规定的感染者仍然不愿意选择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不同当事人对法律意义上的歧视界定存在主观差异;另一方面则主要是除去单纯的歧视行为外,特别是社会关系层面的社会排斥对艾滋病感染者所形成的环境性压力更为强大。如何从动态的角度理解工作场域内排斥施加者与排斥承受者之间的互动无疑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歧视在具体场域内的形成与发展。虽然社会学意义下的社会排斥在很大程度上会因为不同主体、不同情况而产生结果上的不确定性,但法律意义上的反歧视除了要从单纯行为的角度进行司法处理外,也必须从反歧视环境营造的层面强调公权力主体的法律责任。
推荐文章
艾滋病病人社会歧视感经历和体验的质性研究
艾滋病
耻辱感
质性研究
生存质量
法律视角下就业歧视概念的界定
就业保障
歧视
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的社会学浅析
就业歧视
类别
原因
危害
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下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研究
社会排斥
流动人口
就业问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社会排斥视角下艾滋就业歧视的认知与应对
来源期刊 反歧视评论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艾滋病 告知义务 非自愿检测 拒诊 保密义务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
页数 31页 分类号 D922.1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知壮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滋病
告知义务
非自愿检测
拒诊
保密义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反歧视评论
年刊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