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不同进浇方式对车内可视区域平面聚丙烯(PP)注塑产品表面颜色和光泽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相同注塑工艺下,侧面两点进浇方式的产品,左右两侧的L值差异最小,最大差值仅为0.1,并且,左右两侧光泽度一致,色泽一致性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模流分析发现,相比于单点和三点进浇方式,在两点进浇方式下,注塑过程中产品左右两侧的V/p转换压力和温度差异最小.并且,有利于产品表面皮纹深度的均匀性,改善色差问题.此外,随着V/p转换压力和熔体温度的升高,材料的流动性逐渐升高,产品对皮纹的复制能力逐渐提高,从而使距离浇口位置越近的区域表面光泽度越低,L值越高.
推荐文章
基于Moldflow的薄壁注塑件翘曲优化分析
薄壁注塑件
Moldflow
翘曲
优化
基于融合彩色特征木材表面颜色分类的研究
木材
特征提取
分类
BP神经网络
注塑件体积收缩率变化的数值模拟优化与预报
注塑件
体积收缩率
Moldflow
田口方法
BP神经网络
烤烟X2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区域特征量化分析
分光光谱仪
烤烟
颜色
区域特征
量化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进浇方式对平面PP注塑件表面颜色和光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塑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丙烯 进浇方式 V/p转换压力 熔体温度 颜色 光泽度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成型加工与理论特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25.14|TQ320.6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晓俊 1 0 0.0 0.0
2 邵佳明 1 0 0.0 0.0
3 韩国松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丙烯
进浇方式
V/p转换压力
熔体温度
颜色
光泽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塑料
双月刊
1001-9456
11-2205/TQ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旧鼓楼大街47号
82-268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3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73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