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析运动中不同程度运动负荷对锻炼目的和提升训练效果的影响,进而探索运动负荷的调节和控制的标准.文章采用样本研究的方法,运用运动后分析心率变异性的方法来确定运动负荷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所有测量均在阻力训练结束之前和之后以及在1 d的被动休息(C1)或2 d的被动休息(C2)的训练结束后的24 h和48 h获得.实验结果显示,在所有运动项目中,无氧运动的生理运动负荷最高,连续性运动的心理运动负荷最高.不论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如何,运动后心率变异性指标相邻心跳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的重新激活程度均大幅下降至平均值.得出结论:(1)在运动的最后5 min和恢复的前30 min内能够较为准确的测量出运动负荷上限;(2)在运动中,对于运动负荷的控制要高于标准值,低于最高值;(3)必须在运动过程中,勤于调整负荷量,针对个人负荷量的程度调整和控制运动负荷,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和提升训练效果.
推荐文章
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运动负荷的应用探讨
体育教学
体育训练
运动负荷
应用
如何衡量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
素质教育
运动负荷
心率
银耳膳食纤维在运动代谢调节中的应用
银耳膳食纤维
便秘
肠道推进
运动代谢
水下滑翔机器人运动调节机构设计与运动性能分析
水下机器人
水下滑翔机器人
机构设计
运动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运动中运动负荷的调节与控制
来源期刊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体育
关键词 运动负荷 心率变异性 无氧运动 连续性运动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科学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5-219
页数 5页 分类号 G80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168/j.issn.1673-4939.2020.03.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金昌 15 18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运动负荷
心率变异性
无氧运动
连续性运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3-4939
21-1533/N
16开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街116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5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9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