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光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在腐蚀电压为1.3 V,腐蚀液配比为HF(40%)C2H5OH(99%)H2O=171(体积比)和卤素灯为光源的条件下获得了结构整齐、孔道均匀的多孔硅阵列.研究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大,孔壁侧蚀严重,孔壁有分叉现象;随着HF浓度的增加,制备的多孔硅阵列孔深增加,腐蚀速度增加;光源的不同会导致孔道内部均匀程度的不同.最后得出了最佳的刻蚀参数条件,得到了长径比大于50,孔道结构外壁均匀光滑的多孔硅阵列.
推荐文章
Ti对ZA35合金组织及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ZA35合金
Ti
组织
电化学腐蚀
金属管道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金属管道
电化学腐蚀
牺牲阳极法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电化学腐蚀对翅片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翅片管换热器
电化学腐蚀
传热系数
热阻
2219铝合金及其焊接接头电化学腐蚀行为
2219铝合金
焊接接头
腐蚀性能
极化曲线
电化学阻抗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电化学腐蚀条件对多孔硅阵列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广州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电化学腐蚀法 多孔硅阵列 工艺优化 结构规整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8,6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035
字数 327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林洪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8 148 8.0 10.0
2 周秀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28 123 5.0 10.0
3 吴伯涛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4 湛志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电化学腐蚀法
多孔硅阵列
工艺优化
结构规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化工
半月刊
1001-9677
44-1228/TQ
大16开
广州市石井石潭路潭村桥东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55
总下载数(次)
68
总被引数(次)
564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