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控制理论与应用       
摘要:
在危险工况下,主动转向与差动制动的协同作用是有效避免车辆失稳情况过早发生的重要手段,然而执行机构的响应滞后导致系统响应精度下降,甚至造成稳定性恶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各控制输入通道的时滞特性,提出了基于时滞补偿的车辆主动扩稳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包含控制输入时滞的车辆系统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其次,应用随机算法设定各控制输入通道的随机时滞,依据β–˙β相图辨识出满足车辆稳定性条件的时滞边界;然后以跟踪期望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为控制目标,设计了可同时补偿多通道多尺度时滞的主动扩稳模型预测控制器;最后,基于veDYNA仿真软件,在不同工况下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整体框架对各个控制输入通道的有界时滞变化具有自适应性,使得横摆角速度更好地跟踪上期望值,且质心侧偏角相轨迹在相平面的稳定边界内,达到了主动扩稳的目的.
推荐文章
主动或半主动控制系统的时滞与补偿
主动控制系统
半主动控制系统
时滞
补偿方法
测量方法
动态时滞系统的时滞依赖H∞控制
时滞
H∞控制
Lyapunov泛函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含双时滞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时滞
振动主动控制
增量谐波平衡法
庞加莱定理
系统稳定性
利用遗传算法的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含时滞半主动控制
结构振动控制
磁流变阻尼器
时滞
遗传算法
多目标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时滞特性分析的车辆主动扩稳优化控制
来源期刊 控制理论与应用 学科
关键词 时滞补偿 相平面 模型预测控制 主动扩稳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与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3-1259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41/CTA.2020.9008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萍 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158 895 15.0 19.0
5 陈虹 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144 1816 21.0 38.0
9 郭洪艳 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24 122 7.0 10.0
13 刘姿玚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时滞补偿
相平面
模型预测控制
主动扩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控制理论与应用
月刊
1000-8152
44-1240/TP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725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