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题记一些商业广告为了增强说服力,使用了科学家、实验室、专业术语等代表科学的符号,这表明了社会中存在着"迷信"科学技术的心态。科学技术社会形象的这种异化与科学进入中国的历史背景以及传统科普模式的影响有关。而公众如何理解科学取决于他们接受科学的方式。因此,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科学传播方式,科普创作应当回应科学传播理念的更新,真实全面地建构科学技术的社会形象,破除科学主义思想所导致的“迷信”心态,纠正科学传播偏差所导致的错误认知。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科学传播视角下的科普创作与科学形象塑造——从商业广告中的科学形象谈起
来源期刊 科普创作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科普创作 商业广告 形象塑造 科普模式 专业术语 科学技术 错误认知 传播视角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7
页数 6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乔欢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科普创作
商业广告
形象塑造
科普模式
专业术语
科学技术
错误认知
传播视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普创作
季刊
2096-4285
10-1488/I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82-339
201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