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提高西部艰险山区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的抗震性能,本文依托某铁路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利用有限差分软件对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纤维混凝土衬砌的地震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纤维体积掺量的条件下,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衬砌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的横向位移、竖向位移的抗震效果分别为2.50%~5.00%和0.32% ~0.55%,边墙收敛抗震效果为1.74% ~6.57%,最小安全系数抗震效果为5.84%~41.30%;(2)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衬砌采用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横、竖向位移的抗震效果分别为0.32%~0.55%和0.14%~0.94%,边墙收敛抗震效果为0.44%~70.04%,最小安全系数抗震效果为12.68%~45.81%.(3)同纤维体积掺量条件下,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衬砌采用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震效果优于钢纤维混凝土衬砌的抗震效果.研究成果可为高烈度艰险山区隧道的抗震设防设计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强震区隧道洞口软硬岩交接段围岩注浆抗震措施效果分析
隧道工程
洞口段
软硬围岩交界面
接触注浆
间隔注浆
强震区隧道洞口软硬岩交接段围岩注浆抗震措施效果分析
隧道工程
洞口段
软硬围岩交界面
接触注浆
间隔注浆
地震高烈度区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减震层减震效果分析
高烈度地震区
隧道工程
软硬围岩交接段
减震层
纤维混凝土梁抗震性能研究
纤维混凝土
抗震性能
滞回曲线
耗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强震区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纤维混凝土衬砌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高速铁路技术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强震区 软硬围岩交接段 纤维混凝土 抗震性能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创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0
页数 5页 分类号 U452.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098/j.issn.1674-8247.2020.05.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道工程
强震区
软硬围岩交接段
纤维混凝土
抗震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速铁路技术
双月刊
1674-8247
51-1730/U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
62-124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4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