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结合国内外高铁轨道板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对比传统的轨道板检测技术、全站仪检测技术、激光跟踪仪检测技术、摄影测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检测方式的差异、精度和效率,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设计出了最优化的辅助测量棒,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了具体的外观设计和物理尺寸,设计出了特定的圆形标签,通过相关算法完成中心坐标提取,最终实现了基于单站的摄影测量方法进行高铁轨道板检测.与以往的摄影测量检测技术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不需贴标签点,避免了贴标签花费大量时间,同时绕过了标签编号的问题,节约了大量的检测时间.借助设计的辅助测量棒测量点位可不通视,通过实际的实验,解算点位的精度也能符合轨道板检测的要求,总体性价比较高.结论表明:在高铁轨道板的检测上,对比以往的技术,从精度和检测效率两个方面分析,基于单站的摄影测量方法,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同时解算结果也符合高铁轨道板检测的精度要求,但是在摄像机主光轴方向上,随着距离的增大,摄像机坐标系下Z值的精度影响较大,X值和Y值受影响较小,精度较好.
推荐文章
地铁轨道工程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轨道工程
施工测量
轨道精调
基于车辆响应计算的地铁轨道平顺状态评价
轨道不平顺
虚拟激励法
响应
评价
基于虚拟仪器的铁轨损伤检测系统
探伤检测
虚拟仪器
数据采集
基坑开挖对临近地铁轨道安全运营影响的分析
基坑开挖
地铁轨道
三维数字建模
自动化监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单站摄影测量的高铁轨道板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单站摄影测量 相机标定 空间后方交会 高铁轨道板检测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测绘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180,183
页数 5页 分类号 P231
字数 28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867.2020.01.05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进军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42 770 14.0 27.0
2 保振永 6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8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单站摄影测量
相机标定
空间后方交会
高铁轨道板检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月刊
1672-5867
23-1520/P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测绘路32号
14-5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361
总下载数(次)
46
总被引数(次)
4548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