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为理论基础,结合阴阳学说,诞生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说法,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秋冬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促使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动力,人体顺应阴阳的变化以调之,因生、长属阳,收、藏属阴",因而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说.对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理论,学术界一直各有各的看法,虽未有一致的解释,但依然不妨碍它对现代养生的指导作用.
推荐文章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阴阳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浅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阳气
津液
阴精
治未病
新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内经》
中医名词
注释
探“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制为养
应时养生
阴阳互根
内虚而养
四时而养
脏腑分时而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来源期刊 长寿 学科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养生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274/j.1006-2742.2020.06.0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养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寿
月刊
1006-2742
12-1040/N
16开
天津市和平区西康路35号康岳大厦11层
6-66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7
总下载数(次)
2536
总被引数(次)
2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