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强震区隧道洞口既存在偏压又穿越软硬岩交界面时易遭受严重破坏,文章基于飞仙关隧道穿越偏压洞口软硬岩交界面工程,针对隧道设置减震缝的减震技术,研究了不同减震缝间距下穿越偏压洞口软硬岩交界面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得出:减震缝间距越小,减震缝方案对隧道结构的减震效果越好;设置减震缝对隧道拱腰部位衬砌的剪切破坏、隧道覆土较厚一侧上部衬砌的张拉破坏和隧道覆土较浅一侧下部衬砌的挤压破坏的减震效果最佳.该研究成果可为穿越偏压洞口软硬岩交界面隧道减震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推荐文章
强震区隧道洞口软硬岩交接段围岩注浆抗震措施效果分析
隧道工程
洞口段
软硬围岩交界面
接触注浆
间隔注浆
双洞隧道洞口段抗减震模型试验研究
双洞隧道
地震
减震层
动态模型试验
地震高烈度区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减震层减震效果分析
高烈度地震区
隧道工程
软硬围岩交接段
减震层
黄土偏压隧道洞口裂缝机理分析及工程应用
黄土隧道
偏压隧道
洞口裂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穿越洞口软硬岩偏压隧道减震缝间距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建筑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偏压隧道 洞口 软硬岩交界面 减震缝间距 动力响应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48,151
页数 4页 分类号 U452.2+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浪洲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偏压隧道
洞口
软硬岩交界面
减震缝间距
动力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建筑
双月刊
1007-8983
51-1133/TU
大16开
成都市解放路二段95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566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303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