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受电子器件尺寸和加工技术的限制,在太赫兹波段很少有主动调控的编码超表面.为了提高太赫兹编码超表面的灵活性,本文选择相变材料二氧化钒进行主动调控.分析了二氧化钒相变前(绝缘态)和相变后(金属态)两种态对单元结构幅值和相位的影响,设计出一种能够主动调控的基于二氧化钒的1 bit太赫兹编码超表面,该结构由二氧化钒、聚酰亚胺和铝构成,不仅可以实现编码超表面调节电磁波波束的基本功能,而且对于同一编码序列还能通过温控二氧化钒在1.1 THz实现两种远场波束的切换,同样对于同一编码序列也能通过温控在1.1 THz实现两种近场聚焦焦点的切换.这种基于二氧化钒对相位的影响而设计的编码超表面为灵活调控太赫兹波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将在太赫兹传输、成像和通信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脉冲激光沉积
二氧化钒
薄膜
X射线衍射
电学性质
铝锆有机金属偶联剂对超微二氧化钛表面改性
铝锆有机金属偶联剂
二氧化钛
表面改性
二氧化锰对石煤提钒直接酸浸的影响
石煤提钒
氟化钙
二氧化锰
直接浸出
二氧化钒在红外伪装隐身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二氧化钒
相变
红外
伪装隐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二氧化钒的太赫兹编码超表面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二氧化钒 太赫兹 编码超表面
年,卷(期) 2020,(22)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学交叉学科及有关科学技术领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9-387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9.2020089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建铨 255 2242 25.0 37.0
2 李杰 36 383 10.0 18.0
3 张雅婷 7 20 2.0 4.0
4 李吉宁 2 0 0.0 0.0
5 杨悦 3 0 0.0 0.0
6 黄进 2 0 0.0 0.0
7 李佳辉 1 0 0.0 0.0
8 李继涛 1 0 0.0 0.0
9 郑程龙 1 0 0.0 0.0
10 马珍珍 1 0 0.0 0.0
11 马承启 1 0 0.0 0.0
12 郝璇若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钒
太赫兹
编码超表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