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析当前中小学班会课的现状,不难发现其存在着主题与内容不符、形式与目的相悖等问题,产生了异化现象.为了加强班会课立德树人的效果,开展"德善品格"班会教学的研究已经势在必行."德善品格"班会教学,使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学习社会文化规范,通过相互交往,学会一定社会角色的行为,学会处理和协调班级人际关系,同时也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和发展自己的活动能力,形成对应的价值取向和群体观念,这实际上就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推荐文章
论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体自我管理特点
个体自我管理
社会化
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研究
大学生社会化障碍及对策探析
大学生社会化
障碍
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崇"德"尚"善"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
来源期刊 文渊(小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德善品格 个体社会化 教学实践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德育教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1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252/j.issn.2096-6261.2020.08.46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德善品格
个体社会化
教学实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渊(小学版)
月刊
2096-6261
11-9274/G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49
总下载数(次)
40
总被引数(次)
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