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乡村振兴中坚持农民的主体性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义,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然而,在实际中,却存在农民对乡村振兴认知度不高,参与度不足的主体性缺场现状。这些现状是由政策宣传低效与落实欠缺、城乡差距过大与主体外流、农民主体意识缺乏、农民主体能力不足等内外部因素共同导致的。构建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性,需要确保宣传有效,培育主体认知;加强乡村建设,重塑主体信心;改变思想观念,培育主体意识;提升主体能力,培育乡土人才。
推荐文章
精准扶贫中农民主体性探索
精准扶贫
探索
农民主体性
海洋文化的学科主体性困境与建构
海洋文化
学科主体性
研究方法
理论体系
文化软实力
中国共产党提升农民主体性的百年探索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
百年历程
农民主体性
乡村振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的缺场与建构研究
来源期刊 新丝路:中旬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性 建构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0012-0013
页数 2页 分类号 C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旭晗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性
建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丝路:中旬
月刊
2095-9923
61-1499/C
西安市666号信箱
出版文献量(篇)
5125
总下载数(次)
6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