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
审美心理结构在内容上表现为以真为基础、以善为主导的对梦、幻、奇的追求,其直接意义在于在想象中重建某些神话和历史事件,其深层意义则在于重建心理天平,在真与善的维度上实现新的提升,实现新的心理完形,意识形态性质十分复杂.审美心理的形式也是多样复杂的.为了实现审美的心理完形,在运用审美的基本心理形式时,要重视直觉的瞬间自明作用和替生命活动保存诗意自由的作用,又要超越封闭性的生命体验的局限;要善于调控由主客相似关系引发的顺应性情感移注和由主客对立关系引发的逆向性情感体验;要善于进行形式冲动与内在的冲动相互转换,善于解读形式密码,进入哲学式体验状态.
推荐文章
从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结构分析儿童绘画中的教师示范
儿童审美心理
绘画活动
教师示范
基于审美心理的美术静物素描教学研究
静物素描
审美心理
美术教学
再议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
足球之美与审美心理特征
美学
审美
足球
心理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审美心理结构再议
来源期刊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审美心理结构 内容 形式 再议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B83-0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5227.2001.03.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审美心理结构
内容
形式
再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2096-7349
45-1410/C
大16开
南宁市明秀东路175号
197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214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