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李洱是一位善于写知识分子的作家,从他早期的代表作中篇小说《导师死了》,到近年引发热议的长篇小说《应物兄》,都是在书写知识分子.在谈到《应物兄》这部小说所关注的问题的时候,李洱说,他在这部小说中要处理的是在当下环境中"知识分子知行合一的难题和困境"[1].《应物兄》这部小说近百万字,描写了大大小小几十个知识分子,而在以主人公应物为代表的一群知识分子身上,的确存在着明显的知与行的难题.
推荐文章
打造"泛在电力物联网"应规划先行
国家电网
能源互联网
泛在电力物联网
坚强智能电网
主客体交互关系下的应物斯感与借景抒情
写作
主客体交互
应物斯感
借景抒情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应“润物无声”
情感渗透
历史教学
教育家
应试教育
历史学习
情感体验
学科优势
健康情感
"知"与"行"在中学教学中的联动关系
知与行
中学教学
联动关系
意义
教学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在零和一百之间 — — 谈《应物兄》应物们的知与行
来源期刊 南腔北调(周一刊)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名家名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9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腔北调(周一刊)
月刊
1003-2711
41-1046/J
郑州市经三路北98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