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桥台背路基面工后沉落导致无砟轨道底座板出现局部离缝甚至翻浆,是既有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过渡段典型病害现象.针对路桥过渡段线路结构及不平顺特点,构建了支承刚度和差异变形沿纵向变化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运用车辆-轨道-路基耦合动力学理论,分析了路基与桥台交界处工后差异沉降引起的无砟轨道板底座离缝,对车体垂向加速度、轮载力及减载率、钢轨与底座板动位移及路基面动应力等关键指标的影响,讨论了在桥台背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渡搭板的改善效应.研究表明:(1)400 km/h设计速度条件下,过渡段动力学性能指标随桥台背路基面工后沉落呈非线性劣化趋势,依据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与路基结构的动态验收技术标准,路桥交界处差异沉降应控制在2~3 mm以内;(2)在过渡段的台背铺设刚性搭板,可有效改善无砟轨道板底支承条件,显著降低动力响应指标幅值,克服现行设计规范容许5 mm差异沉降的不利影响.
推荐文章
无黏结支撑的轨道板板角离缝研究
轨道结构
板角离缝
势能方程
傅里叶级数
拟Newton迭代
时速140km轨道车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
轨道车
动力学性能
仿真
轨道整体刚度和阻尼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轨道刚度
轨道阻尼
临界速度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砟轨道底座板离缝对路桥过渡段动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来源期刊 高速铁路技术 学科
关键词 路桥过渡段 差异沉降 底座板-路基离缝 动力学性能评价 控制限值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索|Theoretical Exploration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8,49
页数 7页 分类号 U21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098/j.issn.1674-8247.2021.02.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路桥过渡段
差异沉降
底座板-路基离缝
动力学性能评价
控制限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速铁路技术
双月刊
1674-8247
51-1730/U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
62-124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4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