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枇杷叶胶囊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方法 选用湿法制粒,以流动性、吸湿性、辅料用量、成型性为考察指标,优选辅料,确定枇杷叶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熊果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结果 最终选择比例为1:1的微晶纤维素与淀粉作为辅料进行制粒,填充1号胶囊;TLC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 中,熊果酸在浓度为0.096~1.540 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齐墩果酸在浓度为0.036~0.580 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2%,98.47%,RSD分别为2.32%,2.44%.结论 枇杷叶胶囊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其质量控制方法 准确、稳定、可靠.
推荐文章
强力枇杷露质量标准研究
强力枇杷露
色谱法
薄层
色谱法
高效液相
枇杷叶
吗啡
蜜炙枇杷叶质量考察及标准初探
蜜炙枇杷叶
质量标准
复方枇杷桔梗膏质量标准研究
复方枇杷桔梗膏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罂粟壳
吗啡
枇杷叶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前景
枇杷叶
化学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质量控制
开发前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枇杷叶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与药品 学科
关键词 枇杷叶胶囊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Original 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43|R9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79X.2021.02.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1)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枇杷叶胶囊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药品
双月刊
1672-979X
37-1438/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新泺大街989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48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93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