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基于上海市2019年地铁站客运量数据,从空间网络分析的角度,测度了单一地铁网络、单一地面道路以及地面地下一体化网络模型对地铁客运量的解释度.结果表明,单一地面道路网络可达性,对地铁进出站流量的解释度高于地铁网络可达性,而地面地下一体化模型,对于流量解释度的提升极为有限.此外,在上海市内环以内的核心区域,地铁站点客运量与地铁网络可达性相关性较强,而内环以外站点客运量则与地面道路可达性拟合度更高.对地铁客运量的研究,除了地铁网络本身,也应考虑地面道路的空间吸引力,二者结合可为优化地铁网络结构、缓解地铁拥挤等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
推荐文章
铁路客运量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铁路客运量
指数平滑法
季节差分移动自回归模型
预测
基于灰色PSO-BP的客运量预测模型
灰色模型
PSO算法
BP神经网络
灰色PSO-BP
公路客运量预测
河南省2012—2020年交通客运量预测与分析
客运量预测
时间序列
指数平滑
ARIMA模型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的预测
灰色模型
道路客运量
客运周转量
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地铁客运量和城市交通一体化模型的空间网络实证分析 ——以上海为例
来源期刊 住宅科技 学科
关键词 地铁客运量 一体化模型 空间设计网络分析 上海
年,卷(期) 2021,(8) 所属期刊栏目 规划设计|PLANNING AND DESIGN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0454.2021.08.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7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铁客运量
一体化模型
空间设计网络分析
上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住宅科技
月刊
1002-0454
31-1407/TU
大16开
上海市复兴西路193号
4-39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36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6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