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石榴皮多酚对金黄地鼠皮脂分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金黄地鼠随机分为基质组和0.48%、0.96%、1.92%石榴皮多酚软膏组及维A酸乳膏组,每组6只,分别于双侧皮脂腺斑处涂抹1 g相应的软膏或乳膏连续4周,每日2次,于干预后第0、7、14、21、28天测量双侧皮脂腺斑,以最大纵径×最大横径来计算皮脂腺斑面积,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脂腺斑AKT/sox9信号通路表达水平。各组间不同时间点皮脂腺斑面积大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他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 结果:0.96%石榴皮多酚组金黄地鼠皮脂腺斑面积为(50.48±2.41)mm 2,1.92%石榴皮多酚组为(48.24±2.56)mm 2,维A酸组为(48.31±2.76)mm 2,均明显小于基质组(57.99±3.29)mm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69、3.98、3.65, P值分别为0.012、0.001、0.001)。1.92%石榴皮多酚组(0.39±0.04)和维A酸组(0.38±0.03)Sox9表达水平低于基质组(0.44±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0)。各组间AKT表达水平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 F=1.645, P=0.199)。 结论:石榴皮多酚可以减小金黄地鼠皮脂腺斑面积,抑制皮脂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ox9表达有关。
推荐文章
清热消痤颗粒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形态影响的研究
清热消痤颗粒
金黄地鼠
皮脂腺斑
组织结构
不同工艺黄白痤疮膏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结构的影响比较
黄白痤疮膏
金黄地鼠
皮脂腺斑
平均光密度
累计光密度
痤疮饮颗粒抗金黄地鼠侧腹部皮脂腺斑的研究
痤疮饮颗粒
金黄地鼠
皮脂腺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石榴皮多酚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及AKT/Sox9信号通路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寻常痤疮 石榴皮 皮脂腺 皮脂 SOX9转录因子类 金仓鼠
年,卷(期) 202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5-70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5541/cjd.2020056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1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寻常痤疮
石榴皮
皮脂腺
皮脂
SOX9转录因子类
金仓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皮肤科杂志
月刊
0412-4030
32-1138/R
大16开
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
28-3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61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522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