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水体藻类群落离散三维荧光光谱的识别,以5种常见门类藻种(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菱形藻、檐形多甲藻和隐藻)为对象,研究了基于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SWTATLD)算法的藻类离散三维荧光光谱识别方法,并将识别结果与平行因子(PARAFAC)算法的解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PARAFAC算法解析得到的铜绿微囊藻的平均回收率为92.73%±13.99%,斜生栅藻的平均回收率为105.51%±11.58多,菱形藻的平均回收率为89.25%±13.68%,楯形多甲藻的平均回收率为109.48%±13.47%,隐藻的平均回收率为88.76%±13.60%;SWTATLD算法解析得到的铜绿微囊藻的平均回收率为96.70%±3.94%,斜生栅藻的平均回收率为98.07%±4.48%,菱形藻的平均回收率为101.71%±3.97%,檐形多甲藻的平均回收率为97.26%±4.11%,隐藻的平均回收率为103.57%±4.34%;相比于PARAFAC算法,SWTATLD算法的解析结果更接近于真实浓度且偏差更小.研究结果为水体浮游藻类群落的有效识别及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方法.
推荐文章
我国东海常见6种有毒赤潮藻的三维荧光光谱识别技术
荧光光谱
主成分分析
有毒赤潮藻
识别
离散三维荧光光谱法海洋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快速测量技术
离散三维荧光光谱
藻类群落结构
快速测量技术
在线测量
不同品牌葡萄酒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研究
三维荧光光谱
干红葡萄酒
赤霞珠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和主成分分析的溢油风化研究
荧光光谱
主成分分析
风化
溢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SWTATLD算法的藻类群落离散三维荧光光谱识别方法
来源期刊 光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光谱学 光谱识别 平行因子算法 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 浮游藻类群落 离散三维荧光光谱
年,卷(期) 2021,(14) 所属期刊栏目 光谱学|Spectroscop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229
页数 8页 分类号 TN929.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AOS202141.1430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谱学
光谱识别
平行因子算法
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
浮游藻类群落
离散三维荧光光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学报
半月刊
0253-2239
31-1252/O4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上海800-211信箱)
4-2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61
总下载数(次)
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