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古代向来注重精神文明的培养,尤其是在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等人生哲学方面,人生哲学是每一哲学家必须回答 而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孔子和老子不同的人生哲学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谓顺境借鉴儒家思想观念,逆境则参考道家哲学 概念,以此来进行优势互补,给人生以力量和智慧,引导人们开拓进取与规避风险,给人以精神安身之所。探究以孔子和老子互 补的人生哲学,对我们意义重大:从积极有为与无欲无为的人生态度中获得力量,在人生前进道路上进退相宜,张弛有度;从见 利思义与少私寡欲的义利观中产生共鸣,不仅要享受物质生活,更要去追求更崇高的精神世界;从重生贵死到悦生乐死的生死观 中找到生命个体的价值,从而消除死亡恐惧,进而获得幸福的人生。在人生观中,孔老即背道而驰又殊途同归,两人之间既有激 烈的矛盾和争吵,也有借鉴和交融,这种优势互补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人生智慧,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智慧,对于人的生存与 发展以及社会的繁荣进步有积极的意义。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孔老人生哲学之优势互补
来源期刊 文学少年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孔子 老子 人生态度 义利观 生死观
年,卷(期) 2021,(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0065-0066
页数 2页 分类号 I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孔子
老子
人生态度
义利观
生死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少年
旬刊
1003-7640
21-1038/I
沈阳市皇姑区鸭绿江街53号
8-159
出版文献量(篇)
21117
总下载数(次)
11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