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阐明源自中华蜜蜂和西方蜜蜂的澳洲坚果蜜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组成特征,揭示不同蜂种对同地域同花期蜜源酿造生产同种蜂蜜的挥发性成分及风味特点,为澳洲坚果蜜的开发利用和品质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源自中华蜜蜂和西方蜜蜂的澳洲坚果蜜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源自中华蜜蜂和西方蜜蜂的澳洲坚果蜜中共检测到10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共有成分32种.源自西方蜜蜂的澳洲坚果蜜(简称"西蜂蜜")含有7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40种为其特有),以(S)-氧化芳樟醇、5-乙烯基四氢呋喃-顺式-α-5-三甲基-2-呋喃甲醇和3,7-二甲基-1,5,7-八三烯-3-醇为主;源自中华蜜蜂的澳洲坚果蜜(简称"中蜂蜜")含有6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36种为其特有),以乙醇、(S)-氧化芳樟醇和5-乙烯基四氢呋喃-顺式-α-5-三甲基-2-呋喃甲醇为主.2种蜂蜜的108种挥发性成分中共析出18种香味物质,其中西蜂蜜有12种,中蜂蜜有16种,均以醇类物质为主.[结论]同地域同花期生产的澳洲坚果蜜因蜂种不同其挥发性成分组成存在较大差异,蜂种是影响蜂蜜挥发性成分组成的重要因素;醇类和酯类物质是不同蜂种酿造澳洲坚果蜜的主要挥发性成分;醇类物质也是2种蜂蜜香味的主要贡献者,中蜂蜜比西蜂蜜气味更浓郁.
推荐文章
3种坚果油的挥发性成分提取及关键风味成分分析
溶剂辅助蒸发萃取
顶空固相微萃取
挥发性风味成分
花生油
核桃油
巴旦木油
引起中华蜜蜂逃群原因和预防措施
中华蜜蜂
逃群原因
预防措施
澳洲坚果焙烤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特征分析
澳洲坚果
焙烤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澳洲坚果叶茶的品质特征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澳洲坚果叶茶
香气成分
气-质联用
感官审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源自中华蜜蜂和西方蜜蜂的澳洲坚果蜜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来源期刊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坚果蜜 中华蜜蜂 西方蜜蜂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9-277
页数 9页 分类号 S89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坚果蜜
中华蜜蜂
西方蜜蜂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双月刊
1004-390X
53-1044/S
大16开
昆明黑龙潭云南农业大学
64-1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162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