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双减"发文至今已近半年,一切看似尘埃落定,喧嚣不再.不过,站在不同的角度、立场,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对"双减"体悟并不尽相同,若要问成效,大概除了教培机构的大门纷纷关闭的直观印象外,就是学校办学又多了一道紧箍咒,提醒从教者,工作不逾越不踩雷.笔者理解"双减"背后教育发展理念以及育人使命的回归,然而,令人颇为困惑的是,中考选拔性功能仍在,甚至比高考更"惨烈",既然如此,初中教学又该如何去做学科教学的减法?毕竟,除了9大传统科目外,体育中考的难度在加大、分量在加重,甚至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也对加入中考的应试体系有着按捺不住的兴趣与冲动,若再联想到2021年广东中考数学曾把学生考崩溃的事实,教育的焦虑不仅一点没有减少反而进一步加大了.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否能够减轻或者真的减轻,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且现实的教育观察也暗示了路径依赖的顽固性."双减"背后的诸多矛盾与困境,再次证明了教育问题的复杂性,教育改革需要系统性安排.既然引发教育焦虑的因素未有消除,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的评价标准未见多大改观,我们的"双减"前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