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双酚A(BPA)、双酚S(BPS)、双酚F(BPF)和双酚AF(BPAF)对大鼠BRL 3A肝细胞增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并研究其致基因突变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BRL 3A肝细胞分别暴露于0、5、10、25、50、100、150和200 μmol/L的BPA、BPS、BPF和BPAF,48 h后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选择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的最低浓度,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BRL 3A肝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反映细胞氧化应激程度;采用Ames试验研究1 000、200、40、8和1.6 μg/皿的4种双酚类化合物对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菌(TA1535、TA97a、TA98、TA100和TA102)回变菌落的影响.结果 BPA和BPF在 100~200 μmol/L,BPAF在25~200 μmol/L,肝细胞存活率随浓度增加而明显下降,BPS在5~200 μmol/L,肝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变化;BPA、BPS、BPF和BPAF对BRL 3A肝细胞的IC50分别为 131.7、>200、187.5和21.6 μmol/L.BPS(100 μmol/L)和BPAF(25 μmol/L)未引起ROS水平明显变化;BPA(100 μmol/L)和BPF(100 μmol/L)显著升高ROS水平.Ames试验结果显示,4种双酚类化合物对TA1535、TA97a、TA98、TA100和TA102均未呈现致基因突变作用.结论 BPAF对BRL 3A肝细胞的毒性最大,BPS低剂量暴露的影响较小;双酚类化合物对肝细胞的毒性效应可能与诱导氧化应激有关.在本试验条件下,4种双酚类化合物均未呈现致基因突变性.
推荐文章
双酚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双酚类化合物
生物降解
好氧
厌氧
基于ORAC评价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
氧自由基清除能力
抗氧化活性
多酚
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发光菌
酚类
联合毒性
作用机制
天然酚酸类化合物对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
酚酸类化合物
生物柴油
酸值
过氧化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酚类化合物对BRL 3A肝细胞增殖、氧化应激和致突变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预防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双酚类化合物 BRL 3A肝细胞 氧化应激 Ames试验 致突变性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疾病控制|Disease Control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2-30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1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22.03.0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酚类化合物
BRL 3A肝细胞
氧化应激
Ames试验
致突变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预防医学
月刊
1007-0931
33-1400/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盛路3399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5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04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