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下腔静脉变异度(IVCV)联合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 2)指导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江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均按照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指南给予液体复苏。对照组按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策略进行液体复苏;复苏目标:中心静脉压(CVP)12~15 cmH 2O(1 cmH 2O≈0.098 kPa),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尿量(UO)>0.5 mL·kg -1·h -1,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 2)>0.70。观察组采用床旁B超动态监测IVCV并结合Pcv-aCO 2评估患者复苏终点;复苏目标:下腔静脉充盈固定且直径>2 cm,IVCV<18%,Pcv-aCO 2<6 mmHg。观察两组患者复苏前及复苏6 h、24 h复苏指标的变化,并记录6 h复苏达标率、6 h乳酸清除率(LCR)、6 h和24 h液体总入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及急性肾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的发生率。 结果:共80例患者纳入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液体复苏6 h及24 h MAP、CVP、ScvO 2均较复苏前明显增加,而Pcv-aCO 2和血乳酸(Lac)均较复苏前明显下降,且UO随复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说明两种复苏终点评估方案均能缓解患者的休克状态。与复苏前比较,观察组复苏6 h及24 h IVCV明显下降〔(17.54±4.52)%、(18.32±3.64)%比(27.49±10.56)%,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复苏6 h MAP、ScvO 2明显升高〔MAP(mmHg):69.09±4.64比66.37±4.32,ScvO 2:0.666±0.033比0.645±0.035,均 P<0.05〕,24 h MAP明显升高(mmHg:75.16±3.28比70.12±2.18, P<0.05),但CVP偏低(cmH 2O:9.25±1.49比10.25±1.05, P<0.05),说明观察组复苏效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复苏6 h LCR明显升高〔(55.64±6.23)%比(52.45±4.52)%, P<0.05〕,6 h和24 h液体总入量均明显下降(mL:2 860.73±658.32比3 568.54±856.43,4 768.65±1 085.65比5 385.34±1 354.83,均 P<0.05),且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d:6.78±3.45比8.45±2.85, P<0.05),急性肺水肿发生率明显下降〔2.5%(1/40)比20.0%(8/40), P<0.05〕;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和急性肾衰竭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动态监测IVCV及Pcv-aCO 2可有效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而且与EGDT方案相比,可明显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液体总入量,降低急性肺水肿发生率,结合其无创的特征,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推荐文章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联合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指导脓毒症患者容量管理
脓毒症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指导作用
液体复苏
脓毒性休克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中心静脉血样饱和度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对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指导作用的研究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中心静脉压
二氧化碳分压测定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预测脓毒性休克的预后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
乳酸清除率
脓毒症休克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下腔静脉变异度联合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疗效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下腔静脉变异度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 脓毒性休克 液体复苏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重症感染与脓毒症(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21430-20210621-009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下腔静脉变异度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
脓毒性休克
液体复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月刊
2095-4352
12-1430/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22号
6-58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26
总下载数(次)
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