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活血解毒方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5只干燥综合征经典动物模型NO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白芍总苷组及活血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7只,另设7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与模型组小鼠均以10 ml/kg蒸馏水灌胃,白芍总苷组以234 mg/kg白芍总苷胶囊灌胃,活血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62.4、31.2、15.6 g/(kg·d)灌胃活血解毒方.8周后观察各组小鼠颌下腺病理染色结果并进行评分,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优势菌群,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白芍总苷组颌下腺病理组织评分升高(P<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可见外分泌腺结构破坏,腺泡不同程度萎缩,组织出现多灶性淋巴细胞浸润;活血解毒方各剂量组上述病理损伤减轻,少量散在淋巴细胞浸润,但未聚集成灶,其中活血解毒方中、高剂量组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较活血解毒方低剂量组减轻.基于门水平分析,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疣微菌门丰度降低、TM7菌门丰度升高(P<0.05);与模型组及白芍总苷组比较,活血解毒方低剂量组脱铁杆菌门丰度均升高(P<0.05).基于属水平分析,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臭味杆菌属丰度升高、普氏菌属丰度降低(P<0.05或P<0.01);与活血解毒方低剂量组比较,活血解毒方高剂量组臭味杆菌属丰度降低(P<0.01).组间差异菌种筛选结果显示,正常组优势菌种19种,模型组优势菌种6种,白芍总苷组优势菌群1种,活血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优势菌种分别为6种、2种、8种.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aith_Pd指数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活血解毒方低、中剂量组Faith_Pd指数均升高(P<0.01).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除活血解毒方低剂量与活血解毒方中剂量组、活血解毒方中剂量组与活血解毒方高剂量组之间无差异外,其余各组之间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活血解毒方可调节NOD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加快菌群的恢复,这可能是其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机制之一.
推荐文章
罗红霉素对BALB/c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罗红霉素
PCR-DGGE
肠道菌群
羊全脂乳粉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羊全脂乳粉
高通量测序
肠道菌群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活血解毒方对NOD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医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肠道菌群 活血解毒方 颌下腺 NOD小鼠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3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8/j.11-2166/r.2022.01.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干燥综合征
肠道菌群
活血解毒方
颌下腺
NOD小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杂志
半月刊
1001-1668
11-2166/R
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698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97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