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论衡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78
总下载数(次)
1

中国文化论衡

主办单位:
山东社会科学院
ISSN: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100029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出版文献量(篇)
178
总下载数(次)
1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张宏敏 董金裕 袁新国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3-16
    摘要: 董金裕先生(以下简称董先生):好的,好的.谢谢你们! 张、袁:董先生,我们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想请您谈谈您的学术经历.如方便,还可以围绕您与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衍圣公孔德成先生之间的师承...
  • 作者: 涂可国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9-39
    摘要: 历代大儒提出过多种化解“天理人欲”矛盾以扬善抑恶的方法和路径,分别构建了欲而不贪的温和重理轻欲理欲观、存理灭欲的极端重理轻欲理欲观、理欲统一的启蒙重理轻欲理欲观三大最具典型意义的独特理欲观,...
  • 作者: 张同胜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40-52
    摘要: 《论语》中孔子自谓的“述而不作”通常被解读为他的治学风格,且被视为保守或守旧的明证.其实,从儒之本源、儒家神话和当时口述文化语境中透视一番,就会发现孔子所谓的“述而不作”具有以述古道存原真性...
  • 作者: 宋冬梅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53-65
    摘要: “孔孟之道”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代名词.虽然这一说法将孔子、孟子的思想相提并论,但具有“亚圣”之称的孟子,起初的地位却与孔子不同.孟子地位,经历了由战国时期的一家之说到秦汉时期的孟荀齐号,到...
  • 作者: 张新国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66-80
    摘要: 概观中国传统哲学,形而上学包含宇宙论和本体论.而宇宙论逻辑早出于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初级形式.从其根源上看,形而上学植根于普遍化的人类理性.与自然形而上学不同,道德形而上学研究的是道德行动主...
  • 作者: 尚文华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81-90
    摘要: 对上帝之“人格性”的误读,使牟宗三无法真正理解康德的实践哲学体系.笔者认为,没有深入考察基督教信仰、认识不到信仰之于生存的有效性是牟宗三误读康德的根源.在深入分析情感之于生存的意义的同时,笔...
  • 作者: 张伟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93-109
    摘要: 中国古代隐士的归隐,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有的先官后隐,有的先隐后官,有的半官半隐,还有的终身隐居.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隐士们归隐的心态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心态又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归隐方式.经世有...
  • 作者: 郭萍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10-119
    摘要: 王安石作为一个理想主义的政治思想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重建合理的社会政治秩序,故他在实际行政中,虽然体现出“任理无情”的面相,但背后却始终以“至诚惻怛”为政治改革的初衷.笔者由史入论,阐明...
  • 作者: 申祖胜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20-132
    摘要: 作为明之遗民,陆世仪在明亡后的第二年,集中创作了三十首《感遇诗》,借此抒发家国、生命之思.诗中所隐藏的悲抑内蕴,颇可以使人一眼见出诗人当时心中之冲突与困境.基于感怀内涵及其表现的不同,这三十...
  • 作者: 王旭凤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33-147
    摘要: 西方学界普遍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个人主义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随之而来的是个体自恋文化的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西方社会长久以来试图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之间保持的某种微妙平衡开始倾斜....
  • 作者: 李玲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48-159
    摘要: 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互动的漫长历史中,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本土特色的佛教寺院,其选址、布局、形制等诸方面都体现了佛教意蕴的中国化、世俗化,力求人间与佛国、此岸与彼岸、人性与佛性的“同一”...
  • 作者: 汪霏霏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63-174
    摘要: 历史告诉我们,越是中华文明强盛之时,越是对外来文化尊重和吸纳之日,它的伟大正在于开放和包容.一方面是接纳和包容,不破坏外来文化的本身特色;另一方面是吸收外来文化中合理的成分为我所用,充实中华...
  • 作者: 杨春花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75-190
    摘要: 西方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实质是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西方价值观网络传播具有更强的迷惑性、欺骗性和渗透性,它的本质依然没有改变:企图颠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政治上推销西方模式,企图用西方...
  • 作者: 杨梅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91-202
    摘要: 互联网与现代多媒体技术随时将世界文字化、音响化、图像化、影像化,展现在我们面前.漫游网络世界,如欣赏一部众声喧哗的多媒体文艺作品.它既有传统审美的基本特点,又有为传统审美所忽视或排斥的直接的...
  • 作者: 赵文华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03-216
    摘要: 美是一个哲学范畴,不同的哲学思想影响着美学理论的发展.塑造论哲学借鉴和发展了中西哲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较彻底地克服了以往哲学关于美的解释中的思维局限,创造性地界定了美的形而上特质.美...
  • 作者: 赵迎芳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19-231
    摘要: 中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看来,还存在体制机制未理顺、文化产品缺乏创新、送出去的多卖出去的少、缺乏有吸引力的流行文化、文化认同感尚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下一步,应加强理念转换和机制建...
  • 作者: 王爱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32-243
    摘要: 国际文化贸易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如何促进山东省对外文化贸易的快速发展,实现山东省对外文化贸易的转型升级,是目前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山东省对外文...
  • 作者: 闫娜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44-252
    摘要: “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新的国际发展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的国际合作发展倡议.“一带一路”建设以互联互通为基础,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等传统产业是中国与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的重要内容.发挥文化...
  • 作者: 佟金丹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55-263
    摘要: 徐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文化思想更是渗透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儒家主张的仁义智勇与道义担当,道家所追求的朴素自然与天人合一,佛家所追求的智慧观照与慈悲利他,...
  • 作者: 许延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64-272
    摘要: 青春成长文学是新时期文学的支流.在成熟过程中,青年的自我意识和主体精神不断悬置,社会进行了询唤与塑造:有伤痕的青春,被“文化大革命”荼毒的、抽去主体精神的团支书谢惠敏、潘晓;有主体的重构,交...
  • 作者: 司若兰 樊庆彦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73-287
    摘要: 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不仅是中日友好交流的使者,其本人也深爱中国文化,并将对中国的特殊感情倾注到他的历史小说创作中.他不仅从中国史传文学中撷取题材,而且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旨思想、表现手法等...
  • 作者: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88-290
    摘要: Rationality or Desire, Which Comes First? Or Both Come First Together? : The Revaluation o f ...

中国文化论衡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文化论衡 主编 涂可国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山东社会科学院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100029 电子邮箱 jikan@ssap.cn
电话 网址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中国文化论衡评价信息

中国文化论衡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