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学术
文献服务平台
学术出版新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实验室出品
首页
论文降重
免费查重
学术期刊
任务中心
登录
文献导航
学科分类
>
综合
工业技术
科教文艺
医药卫生
基础科学
经济财经
社会科学
农业科学
哲学政法
社会科学II
哲学与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I
经济与管理科学
工程科技I
工程科技II
医药卫生科技
信息科技
农业科技
数据库索引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工程索引(美)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杂志(俄)
科学文摘(英)
化学文摘(美)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科学引文索引(美)
中文核心期刊
cscd
ei
jst
aj
sa
ca
cstpcd
cssci
sci
cpku
检索期刊
钛学术文献服务平台
\
学术期刊
\
哲学与人文科学期刊
\
中国文学期刊
\
华夏文化论坛期刊
>
华夏文化论坛2020年出版文献
出版文献量(篇)
860
总下载数(次)
14
华夏文化论坛
分享
投稿
CSSCI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ISSN: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130000
地址:
出版文献量(篇)
860
总下载数(次)
14
分享
文章浏览
基本信息
评价信息
统计分析
同领域期刊推荐
文章浏览
热门刊内文献
年度刊次
2020年
1期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目录
1.
异文、通假与经典化——以毛诗《关雎》“芼”安大简作“教”为例
作者:
华学诚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3-9
摘要:
大家知道,"诗经"这个概念是到汉代才有的,秦汉之前叫"诗"或者"诗三百"等,安大简测定为战国早中期,所以称名"诗经"并不是很合适。安大简《诗经》有58首,我们以《关雎》的一个字为例来谈谈相关...
2.
中古文士精神之演进
作者:
陈引驰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3-22
摘要:
如果要了解中国文学,除了要对文学文本下功夫,对文学本身要有很深入的了解,了解的方面越广、越深,越好,包括宗教信仰、学术思想等。所谓"中古"的时段,一般中文系的同学可能考虑的都是魏晋南北朝或者...
3.
“慎言观”视域下孔子的情感传播观念研究
作者:
林凯 谢清果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23-32
摘要:
在语言传播方面,孔子主张"慎言",而这种"慎言"观念背后是各种德性情感在主导:有天道之情的敬与孚,也有人道之情的仁与信等,这些德性情感支配着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慎言"传播。语言作为一种具有...
4.
汉代经学视域中的文艺创作论
作者:
郭明浩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33-42
摘要:
天人学说是汉代感物论产生与发展的沃土,《乐记》首论艺术"感物"而生并已臻成熟,阐明了心性之动源于外物触发,导致乐的产生,影响乐的风格与基调,《乐动声仪》还专论诗人感物作诗。汉儒高扬"美刺"有...
5.
从梁启超“趣味”美学看老子学说的现代传承
作者:
严诗喆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43-50
摘要:
梁启超"趣味主义"美学思想体系,建基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其中,老子学说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道德经》的"五千言",并非文艺美学专论,但其中的微言大义,处处隐含充满审美情调的哲思。老...
6.
古代文学作品的灾害文献价值及其利用刍议
作者:
李朝军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53-60
摘要:
我国历来多自然灾害,有关文学创作也历史悠久,至今保存有大量灾害题材的文学作品,形成了有关自然灾害的文献宝库,除其固有的文学价值外,还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和一定的科学价值、现实意义。灾害文学文献...
7.
论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的编纂体例
作者:
孙赫男 王海宾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61-68
摘要:
《八朝名臣言行录》开创了以记录"名臣"言行事迹为中心的"言行录"体例。朱熹"有补世教"的编纂目的及审慎的纂史态度,促成了《八朝名臣言行录》别具一格的体例。该书收录北宋"名臣" 104人,其以...
8.
清空蕴藉 骚雅情深——姜夔词的“梅”意象
作者:
马帅 马晓虹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69-75
摘要:
南宋时期人们对梅花的审美兴趣日益高涨,作为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创作的"梅"词占他全部词作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些词中的梅花、梅柳、梅雪意象,清空蕴藉、骚雅情深,"梅"意象类型丰富,特征鲜明,是姜夔...
9.
碎片化:温庭筠词的特殊文本空间结构及其艺术功效
作者:
宋学达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76-85
摘要:
"碎片化"是温庭筠构建文本空间的主要方式,也是其词作文本空间最突出的特征。"碎片化"文本空间有两种互为表里的存在状态:散落的自然状态与读者意识介入后的拼合状态,后者对读者的阅读能力有较强的依...
10.
姚莹入藏诗的志士形象塑造及诗史意义
作者:
温世亮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86-95
摘要:
姚莹是嘉道时期著名的经世文士,他以负罪之身两度奉使康藏。此间创作的诗歌,情思复杂而丰富,不平之鸣、现实喟叹与志士胸怀交会,既表现出强烈的生命体验,又洋溢着积极的事功意识。结合姚莹的仕宦经历及...
11.
《红楼梦》中的非传统女性意识及当代意涵
作者:
彭程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96-104
摘要:
与传统性别文化中的女性意识观念不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林黛玉、王熙凤、探春等才华傲世的才女形象,湘云、晴雯等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尤三姐、司棋等渴望追求婚姻自由的纯洁女性形象。从《...
12.
《墓碣文》:摩罗精神的自我剖析与确认
作者:
王学谦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07-115
摘要:
《墓碣文》借助恐怖的梦境审视自我、表现自我、确认自我,将自我内心最为幽暗的角落展示给世人,是鲁迅摩罗心态的又一次自觉而集中的表达。《墓碣文》中的恐怖的尸体,暗示了鲁迅的精神深处的摩罗性自我。...
13.
现代文学接受中的误读现象探析——以现代小说接受为中心
作者:
钟海波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16-124
摘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接受中存在着一些误读现象。这一现象在现代小说接受中表现尤为突出,比如对《子夜》《二月》《出关》《孔乙己》等作品的解读,误读明显。现代小说误读现象的产生,缘于几方面原因:接受...
14.
刘师培国粹观对构建当下文化自信的启示
作者:
施秋香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25-131
摘要:
近代学者刘师培的国粹观中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充分体认,这是文化自信立足的基石。他以"发明国学、保存国粹"的文化自觉,对中国传统学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这是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和自觉传承...
15.
租界体验与都市上海的“逆向”书写——以20世纪30年代鲁迅杂文创作为中心
作者:
丁颖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32-138
摘要:
作为特殊的空间场域,"租界"是鲁迅的政治庇护所,为其提供安全保障和言论上的自由空间,同时由"租界"所提供的政治境遇和文化语境,促使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以"租界"作为壕战的场所,在生...
16.
郭沫若历史剧《武则天》的文本演变
作者:
刘翔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39-148
摘要:
郭沫若历史剧《武则天》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本,在其创作和后期修改过程中,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双重艺术标准交织在作品中。《武则天》除了1960年5月的初刊本外,还有戏剧本、人文本、全集本。比较诸...
17.
双雪涛小说中的“失落者”群像
作者:
罗秋红 胡哲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49-158
摘要:
新世纪文学发展至今,文学现象层出不穷,"80后"批评家杨庆祥在"旧伤痕文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改革开放为书写对象的"新伤痕文学",其主要内容则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给中国人造成的物...
18.
在生活中的牢笼中寻求自由——评李凤群长篇小说《大野》
作者:
高祎博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59-165
摘要:
长篇小说《大野》以双线叙事方式讲述了两位"70后"女性迥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坚韧是李凤群笔下女性成长中最为可贵的品质。李凤群以细密平缓的语言,借"今宝"和"在桃"的人生经历讲述了改革开放40年...
19.
在文本与现实之间——关仁山乡村叙事的特点与冲突
作者:
白杨 金彤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66-170
摘要:
关仁山的创作始终关注当代乡村生活,并完成了由《天高地厚》《麦河》和《日头》组成的"中国农民命运三部曲",宏观地展现冀东平原半个世纪来社会转型的样态。他用带有鲜明个人印记的写作方式,延续了20...
20.
学院批评的一种样式——美国“新批评派”及其启示
作者:
杨富波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73-180
摘要:
学院批评是近年来文学批评界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但研究者对什么是学院批评、学院批评的优势何在、学院批评有什么缺点、学院批评该如何发展等问题存在不少争论。20世纪中期美国的新批评派是西方文学研究...
21.
技术、身体景观与人类命运——后人类视域下的科幻文学创作
作者:
张斯琦 李洁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81-186
摘要:
文学与科学技术作为思人与格物的专业领域,不仅仅是人文研究的一个子集,而且是透过一个时代理解人类自身生存方式与存在价值的最优化途径。人类正处于"后人类"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迭,逐渐取代被视为...
22.
新媒体时代影视评论的文化现象批评
作者:
张遥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87-192
摘要:
网络影视评论中的文化批评现象,依托对影视作品中的语言表达、镜头技巧、声光音色等构成形式的语言现象定位和文化批评过程,注重对影视作品思想内容的考量以及从影视内容出发的周边新闻、媒介视角的关注。...
23.
代际冲突与文学介入——电影《狗十三》的反类型策略与美学表达
作者:
王汝蕙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93-198
摘要:
在青春片逐渐成为商人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一种商业类型的同时,中国新生代电影导演曹保平利用独特的方式对青春成长进行了新颖大胆的叙述。与大多数国产青春片的怀旧叙事和刺激元素的呈现...
24.
意象、氛围、生命——阿城的诗意书写
作者:
冯译萱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99-207
摘要:
在对阿城小说的细读和观念的梳理中,可深切感受到一种上承古典诗学意象、下接世俗诗性人生的诗意美感。他不仅将传统的诗意美学融汇于作品文本,还生发于创作的过程之源,延伸至生命的态度和感知体验中。讨...
25.
量词“斗”“石”大写考探
作者:
张涌泉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211-220
摘要:
钱谷之数,事关重大,为免字形混淆或后人篡改,不仅数目字需要使用繁化的"大写字",相关的量词也需要"大写"。本文讨论量词"斗""石"的大写字,指出"斗"的大写字有"(豆斗)""(豆斤)"二字,...
26.
现代汉语“也”的语义属性
作者:
吕明臣 陈晖晖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221-224
摘要:
汉语中的"也"在语义上可以表示"相同"或"类同",但这是对其词汇语义的概括,未及本质也有失系统。本文从"也"的逻辑语义出发考察其语义本质属性,认为"也"的核心语义是"同时存在",而其语义属性...
27.
主观限量构式“V不了多A”的评叙功能与言据表达
作者:
岳辉 郭若祺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225-233
摘要:
"V不了多A"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表达形式,其构式义可提炼为:言者主观评叙的有限量。其语用功能为言者对某种事件或状态可能性的主观评叙,且构式出现在不同位置时其功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作为评叙...
28.
新出楚辞《李颂》校释
作者:
李松儒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234-237
摘要:
新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所收的《李颂》是战国时期楚地的抄本,是以梧桐为咏诵对象的韵文,是一篇早期的楚辞体文献,这对楚辞形成与发展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在原整理者基础上对《...
29.
本草名物词“菊”“蘜”“䕮”“蘠”“蘧”“蘥”等考证
作者:
何珮珩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238-248
摘要: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从各个方面对本草名物训诂进行研究,但目前较少有学者关注到《辞源》、《汉语大词典》等现代综合型汉语词典中收录的本草类词语。本文对"菊""蘜""䕮""蘠""蘧""蘥"...
30.
短视频时代民俗文化的创新扩散路径
作者:
刘秀梅 董洪哲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251-259
摘要:
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文化、思想形态、意识形态的结晶,也是建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方面的精神资源。随着技术的发展和5G时代的来临,短视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爆...
共
44
条
首页
<
1
2
>
尾页
共2页
华夏文化论坛基本信息
刊名
华夏文化论坛
主编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130000
电子邮箱
电话
0432-
网址
地址
华夏文化论坛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1.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华夏文化论坛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同领域期刊
更多>>
古典文学知识
读书文摘
中外文化与文论
创作评谭
华夏文化论坛
百家评论
中国诗歌研究
中国文学批评
上海鲁迅研究
新文学评论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诗经研究丛刊
推荐期刊
期刊分类
最新期刊
期刊推荐
相关期刊
世界历史
世界文学
中国古代史
中国文学
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
中国语言文字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通史
人物传记
伦理学
史学理论
哲学
地理
外国语言文字
宗教
心理学
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
文化
文史哲综合
文艺理论
美学
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
考古
音乐舞蹈
阿来研究
百家评论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版纳
创意城市学刊
创作评谭
多彩贵州文化学刊
大西南文学论坛
风流一代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
贡嘎山(汉文版)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国学
汉籍与汉学
华夏文化论坛
今古文创
骏马
绿风
乐府学
岭南学报
明清文学与文献
娘子关
欧美文学论丛
帕米尔
人文中国学报
乐府学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学习博览
苏州杂志
晚报文萃
欧美文学论丛
对联
阿来研究
中华辞赋
杂文月刊(文摘版)
太湖
中文学术前沿
新国学
绿风
创意城市学刊
厦门航空
蜀学
骏马
版纳
野草
帕米尔
意林文汇
中国老年
娘子关
中国苏轼研究
华夏文化论坛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导航
免费查重
论文知识
钛学术官网
按字母查找期刊: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其他
联系合作 广告推广: shenyukuan@paperpass.com
京ICP备2021016839号
营业执照
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 京零 字第 朝220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