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2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0129

孔子研究

Confucius Studies

CSSCI

影响因子 0.2594
学术性刊物。旨在推动孔子、儒家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研究,总结和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繁荣学术研究。刊登研究孔子、儒家和其他各学术流派的哲学、政治、经济、道德教育、宗教等思想的学术论文,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动态和资料介绍、书评、文摘,有关孔子、儒家和其他各学派思想家的生平事业的文物、史迹介绍、历史资料等。
主办单位:
中国孔子基金会
ISSN:
1002-2627
CN:
37-1037/C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250002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46号
出版文献量(篇)
22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0129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王学军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89-98
    摘要: 西晋首次将五礼制度用于实践,奠定了东晋南北朝以及隋唐礼仪制度的基本框架,具有原点意义.南北政权分立时期,东晋、宋、齐、梁、陈礼制一脉相承,继承晋礼较多;十六国及北魏前期礼制建设相对滞后,至北...
  • 作者: 傅永聚 郑治文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99-106,98
    摘要: 蒋国保先生通过对儒学三次复兴历史的分析与总结,说明当下儒学复兴宗教的、哲学的、生活的路向皆不足取,“世俗化”应是其所应遵循的路向.同样是基于儒学三次复兴历史的考察,我们对此却有不同看法:其一...
  • 作者: 邱扬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107-112
    摘要: 在西方汉学家眼里,儒家经典首推《论语》,在这部具有《圣经》般地位的小册子里,几乎每一个概念都蕴藏着独特的东方文化、伦理和哲学观念,因此,对于《论语》核心术语的阐释与规范,历来是翻译中的一大难...
  • 作者: 刘畅 陈媛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113-124
    摘要: 明初理学大家薛瑄的著作有《读书录》、《读书续录》、《薛文清公文集》等数种,对薛瑄所有著作在亚洲的刊印和传播进行系统整理和全面考察,是研究儒学在东亚传播的重要环节.薛瑄著作的版本种类之丰、刊印...
  • 作者: 房伟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125-128
    摘要: 2013年9月27日至29日,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在设于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子研究院举行.世界儒学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省文化厅、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
  • 作者: 黎红雷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3期
    页码:  4-10
    摘要: 学界对于《论语》首章的解读,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笔者采用“集译”的体例,对有代表性的中、英、日多个译本进行辨析和商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论语》首章应视为孔子“君子学”的开篇,体现...
  • 作者: 韩星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3期
    页码:  11-18
    摘要: 孟子提出大丈夫人格作为理想人格范式,与之相对的否定性人格有贱丈夫、小丈夫、齐良人、纵横家等.大丈夫人格的造就须以修养“浩然之气”作为其内在的精神支撑.浩然正气要“直养而无害”;要靠日积月累的...
  • 作者: 李惠文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3期
    页码:  19-23
    摘要: 从孔子定义的四种学习境界、三个典范人物的行为特征,以及《论语》中孔子师生的其他论述进行系统性分析,可以看到,孔子眼中的“好学”指治学者立志成为君子、谋求礼治仁政之道而表现出的对学问与德性的热...
  • 作者: 王丁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3期
    页码:  24-30
    摘要: 孔子相信并敬畏鬼神,这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出身、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春秋时期,社会转型虽然已经开始,但是整个社会仍然弥漫着浓厚的崇敬鬼神的气息.同时,孔子又是殷遗民,受到殷商“尚鬼神”文化...
  • 作者: 周淑萍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3期
    页码:  31-40
    摘要: 尊孟是有宋一代的社会风尚,孟学在宋代达到鼎盛.与宋代思想家大力张扬孟子“内圣”不同的是,宋臣积极致力于孟子“外王”事功的实践.孟子学说既是激发宋代士大夫强烈的政治主体意识和涵育其基本政治素质...
  • 作者: 朱卫平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3期
    页码:  41-49
    摘要: 阳明思想中的“好恶”之情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特质.龙场悟道后,阳明以“心学”为其致学方向.心学也就是身心之学,它是以“心—身”作为整体结构共同参与的事业.在这项事业中,“好善恶恶”之情连结心...
  • 作者: 钟雅琼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3期
    页码:  50-56
    摘要: 张栻是南宋湖湘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学术融“蜀学”、“洛学”于一炉,并集“湖湘学”之大成.这一方面端赖于他父亲张浚的言传身教,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开拓了他的学术视野的名师胡宏.胡宏与张栻二人治学的区...
  • 作者: 曹建墩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3期
    页码:  57-64
    摘要: 东周时期,针对礼文的形式化弊病,儒家苦心孤诣,力图匡救时弊,强调礼的根本在于内在精神.儒家礼学思想,从“礼物”上表现为一种“尚朴贵质”论,此即《天子建州》“豊(礼)之于宗庙也,不腈(精)为腈...
  • 作者: 张卉 舒大刚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3期
    页码:  65-72
    摘要: 《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儒家心性哲学的代表作之一.《中庸》的成书问题是《中庸》研究的首要和基础的问题.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把《中庸》中最重要的范畴——“天命”与“性”、“慎独”、“中和”...
  • 作者: 孙克诚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3期
    页码:  73-84,10
    摘要: 哭由情生,但是先秦之时,哭不能率意自为,而是有着种种礼之规定.就儒门奉持之礼而言,哭礼包含哭有形、哭有位、哭有节、哭有在、哭有亲疏、哭有不为、哭有除期等诸多内容.哭礼之制据于人情,所用则在制...
  • 作者: 张立克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3期
    页码:  85-92
    摘要: 宣、元之际乃西汉政治文化一大转捩点,元帝永光年间由儒士倡导的宗庙礼制改革即为此转捩中之重要举措,寄托了他们对皇权“公共性”问题的思考.“庙议”中,儒士主张“亲尽迭毁”、君统高于宗统,努力祛除...
  • 作者: 王纪东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3期
    页码:  93-98
    摘要: 儒家一贯重视民本,崇尚“先富后教”的治国理路.汉承秦制,再次建立起“大一统”专制政权.汉初七十年间,社会从经济凋敝,经“文景之治”发展到了汉武朝的鼎盛之世,其发展路径与孔子“庶”、“富”、“...
  • 作者: 赵清文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3期
    页码:  99-105
    摘要: 对于历来众说纷纭的《论语》“学而时习之”章的解读不能脱离孔子儒学的基本特质.在孔子的思想中,“学”是一种兼具现实性和超越性的活动,它的目标是人的完善,标准是“上达”于天,关键是“自觉悟”.“...
  • 作者: 王云飞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3期
    页码:  106-112
    摘要: 缪协仅存的二十七条《论语》注包含有丰富的玄学内容,如本末之说、有无之论等.缪协以“名”、“实”论“闻”与“达”,其注释中“讳”和“所以讳”类似郭象“迹”和“所以迹”.其注释不仅涉及到王弼、《...
  • 作者: 周勤勤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3期
    页码:  113-121
    摘要: 方以智处世事多变之秋,早年有“经世”的抱负,但后来人生历经坎坷,思想也为之一变.方以智仿庄子之藏身别路而逃禅,会通儒、释、道,编撰《药地炮庄》,对道家经典《庄子》进行阐释、利用和改造,形成自...
  • 作者: 侯文华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3期
    页码:  122-128
    摘要: 作为汉代的一种选官方式,“以赀为郎”常被认为是因家资丰厚而得官或因向朝廷缴纳一定的资财而得官,这其实都是误解.通过对“赀”字及相关文献用字记录职能的考察,以及对《六研斋笔记》和《万历野获编》...
  • 作者: 夏当英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4期
    页码:  4-9
    摘要: 战国时期,既有规范及其精神基础崩解,孟子在孔子“仁学”基础上建立了以仁为本的道德体系,主张普及道德信仰以维护社会秩序.在孟子视界中,道德信仰的生成逻辑体现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中,“尽心知性以...
  • 作者: 张晓辉 陈声柏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4期
    页码:  10-17
    摘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学的核心.近代以来,许多学者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解仁,把仁解释成全德之名,这样的解释一方面把仁只作为道德德目来看待,降低了仁与天人会通的精神品格;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仁之内...
  • 作者: 刘九勇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4期
    页码:  18-25
    摘要: 《孝经》的意义在于其中的政治伦理.《孝经》继承了原始儒家孝道、臣道、君道的基本内涵,同时也有所创新,其创新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孝提到至高的地位;二是将孝作为臣道和君道的逻辑基础,从孝道...
  • 作者: 郑晨寅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4期
    页码:  26-35
    摘要: 周公制礼作乐,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孔子有感于所处之世礼崩乐坏,向往周公之治,试图恢复周礼.孟子最早提出“周孔之道”.先秦儒家以周孔为圣人,而其他诸家则借批评周孔以表达学派思想.司马迁宣扬“周...
  • 作者: 张自慧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4期
    页码:  36-41
    摘要: 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是平均主义的源头,而是“均平”思想的起点.“均”乃均衡、公平之意,其实质是人人“各得其分”,而非人人“份额相等”.“均平”思想的合理性在于认识到适度的等差是社会有序...
  • 作者: 李海超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4期
    页码:  42-48
    摘要: 与西周社会以“亲亲”、“尊尊”为准则建立的以父子一伦为首的人伦次序不同,先秦儒家以“亲”、“尊”、“义”为准则建立了以夫妇一伦为首的人伦关系网.尽管在先秦儒家内部,仍然有不少人认可以父子一伦...
  • 作者: 栗振风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4期
    页码:  49-55
    摘要: 《论语义疏》的玄学倾向引人注目,引发的玄儒关系问题至今仍存争议.仁是儒学的核心范畴,以《论语义疏》仁论为考察视角,可从哲学层面窥测玄学对皇侃经学思想的实质性的影响.皇侃会通玄儒,在仁的内涵上...
  • 作者: 刘全志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4期
    页码:  56-59
    摘要: 子张“书诸绅”并非是匆忙应急的当场行为,而是一种慎重的事后书写.将之理解为匆忙地记录孔子的言语,不但忽略了“绅带”在古代服饰中的重要地位,也漠视了孔子与子张对话的基本逻辑,更没有考虑“子张书...
  • 作者: 宁秀丽 王济远
    刊名: 孔子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4期
    页码:  60-65
    摘要: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是先秦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饱含丰富的休闲思想和智慧,它阐扬了具有高度道德意识和超越性的休闲理想,提出了终生学习的休闲思想和以“乐”为核心的休闲教育.《论语...

孔子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孔子研究 主编 梁国典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孔子基金会  主管单位 中国孔子基金研究会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2-2627 CN 37-1037/C
邮编 250002 电子邮箱
电话 0531-82732510/2675 网址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46号

孔子研究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孔子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