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8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997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Marxist Philosophical Research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ISSN:
978-7-216-07892-4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430072
地址: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版文献量(篇)
8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997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李维武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7-29
    摘要: 蔡和森的《社会进化史》一书,是20世纪20年代唯物史观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重要成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蔡和森吸取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拉法格著《财产及其起源》的基本思想,结合中...
  • 作者: 杨小军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30-37
    摘要: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发展方法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了均衡发展的统筹兼顾方法;邓小平则把统筹兼顾扬弃为非均衡发展的统筹发展方法;江泽民与...
  • 作者: 张掌然 张辉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38-48
    摘要: 本文基于文本研究探讨毛泽东的问题观,并把毛泽东的问题观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求是思维与辩证思维相统一的问题观、系统思维与历史思维相统一的问题观、解决理论问题与解决实践问题相统一问题观,解决对象问...
  • 作者: 赵士发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49-62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人们在研究这一理论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在研究的方法论、对和谐社会理论科学性的把握上还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问题出发...
  • 作者: 李霞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63-68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本土化,既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问题,又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本土化的进程中加强马...
  • 作者: 范畅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69-79
    摘要: 中西哲学交流必须摆脱求同以通、求通以同的思维模式,关键在于重建哲学统一性.作为统一性的哲学DNA与哲学多样性具有多重逻辑关系,任何一方面的丧失或弱化都将导致哲学这门学科生命力的枯竭或衰微.从...
  • 作者: 李小娜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80-86
    摘要: 本文对金融风暴来临后农民工的境遇作了阐述和分析,对近年来农民工的现状作了回顾.试图从资本和阶层两个角度对农民工所遇到的社保、失业等问题加以解读,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理论依据.
  • 作者: 赵凯荣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87-110
    摘要: 大量文献检索表明,关于一般和谐观的著述不少,但专门关于马克思的和谐观的著述则很少.在很少的专门关于马克思的和谐观的著述中,存疑或反对者多,认同者少.而认同马克思的和谐观者,系统、全面、深刻研...
  • 作者: 朱传檠 郭星云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11-123
    摘要: 从新版《全集》第二卷收入的恩格斯于1833年12月至1842年10月间写的主要著作看,青年恩格斯世界观形成的具体环境和途径,比青年马克思世界观形成的过程要艰难和曲折.可以说,他从“向往理性主...
  • 作者: 吴波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25-136
    摘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中蕴涵着社会形态演进存在着整体跨越和局部跨越两种可能性.只有在世界历史的条件下,俄国社会的整体跨越和局部跨越才有纳入理论分析的可能性.无论是局部跨越...
  • 作者: 刘森林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37-146
    摘要: 主体对客体的统治秩序以两者适当的距离为前提.把需要的存在者拉到近处(去远),与把主体难以忍受、无法处理的东西推到足够远的隐匿处(去近,外推),一同构成主体性统治的秘密.随着现代性空间延展水平...
  • 作者: 白刚 贺来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47-156
    摘要: 在马克思哲学的视野里,现代性实质上就是理性形而上学借助“资本逻辑”实现的对人的抽象统治.而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就是通过其辩证法,揭示出了资本逻辑的内在“自反性”,实现了对资本逻辑和理性形而上...
  • 作者: 陈立新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57-166
    摘要: 如何叙述历史,历史编纂学和“批判历史学”是表现形式有所分殊的两种解决方案.两者分别执于“客体”和“主体”的视域,却不约而同地走向了抽象,或借助抽象来展开自身,就在存在论基础上共享着理智形而上...
  • 作者: 萧诗美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67-185
    摘要: 本文用主客体对立同一的辩证法系统阐述黑格尔的所有权理论.黑格尔所有权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其自由意志论,黑格尔关于所有权的定义、所有权的建立和实现、所有权和人格权的关系、所有权的转让和交换、所有权...
  • 作者: 林坚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86-202
    摘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从社会中产生的,是人类社会组织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私有制出现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政治统治的工具,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具有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国家相对于社...
  • 作者: 李志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03-212
    摘要: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决定论与阶级理论都分别得到过诸多的解释和阐发.本文将另辟蹊径,从市民社会理论这一角度出发,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对生产力决定论和...
  • 作者: 王雨辰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13-218
    摘要: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中失信现象的频繁发生,其根源在于我国传统的信用观念与市场经济的错位.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信用伦理和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交易主体行为的根本保证.
  • 作者: 曾友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19-228
    摘要: 劳资关系是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马克思研究个人自由,首先在政治哲学领域完成一般解读,然后在经济哲学领域求得更深度的梳理.资本控制劳动的三种不同模式与个人自由发展具有历史耦合性,即古...
  • 作者: 葛彬超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29-235
    摘要: 关于交往、社会形态与社会个体的争论,实质上就是关于五形态理论能否普遍适用于社会个体的争论.本文将以交换为交往概念的核心,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研究态度,通过研究交往、社会形态与社会个体之间的关...
  • 作者: 邢媛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36-249
    摘要: 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冲突是一个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是一个困扰当代思想家们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以青年马克思关于社会冲突“是政治国家一切社会斗争、社会需求和社会真理的反映”的思想为基点,就青年马克...
  • 作者: 曾庆玲 朱哲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50-258
    摘要: 马克思在阐述其理论学说的过程中对文化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马克思认为,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民族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亦凸显了出来.文化安全是资本主义文化扩张下弱势文化维持自尊的自然反应,也...
  • 作者: 项久雨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59-267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经济价值属性.把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观放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予以考察,旨在从中获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观的历史体认,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识的高度自觉.
  • 作者: 何萍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69-279
    摘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派别繁多,人物思想庞杂,如何在这些众多的派别和人物思想中梳理一条清晰的线索,逻辑地呈现出其中的哲学传统及其历史嬗变,这是开设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所需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
  • 作者: 孔明安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80-292
    摘要: 后马克思主义与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拉康的“他者”概念直接促成了拉克劳、墨菲“对抗”概念的形成.“他者”与“主体”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或者说大写他者对主体的压迫,形成了他...
  • 作者: 李佃来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93-302
    摘要: 在处理与马克思的关系时,哈贝马斯并不是对马克思哲学理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论证,相反,他是要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内容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建.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是通过批判与拆解历史...
  • 作者: 涂亚峰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303-312
    摘要: 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不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偶然“借用”,而是其本身的文化批判品性符合阿尔都塞时代理论问题背景使然.历史地看,对西欧社会和共产主义运动现实问题的关注、对“人道主义”思潮的泛滥和...
  • 作者: 吴昕炜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313-320
    摘要: 葛兰西哲学属于文化哲学.我们对葛兰西思想的解读应采取文化哲学的研究路向.葛兰西在继承维科和马克思文化哲学传统的基础上,把语言纳入霸权概念中,构建起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他通过对隐喻问题的...
  • 作者: 张闯 朱会晖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321-325
    摘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在马克思影响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性的研究,提出了物化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在经济、政治、意识领域里的不同表现,进一步提出了克服物化...
  • 作者: 谈立玲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326-333
    摘要: 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是近几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意识形态理论是阿尔都塞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范畴是阿尔都塞思想的核心范畴,学术界对这一范畴的理解颇有分歧.笔者深入分析阿...
  • 作者: 佩里·安德森 李孟一 袁银传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334-347
    摘要: 本文译自英国左翼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佩里·安德森2007年出版的著作《流派》(Spectrum)一书中的《哲学》部分中的一章《尤根·哈贝马斯:规范事实》(NORMING FACTS:Jürgen...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主编 陶德麟
曾用名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978-7-216-07892-4 CN
邮编 430072 电子邮箱
电话 网址
地址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评价信息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