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3

中国文字研究

The Study of Chinese Characters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ISSN:
978-7-5458-0773-8/H·9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200241
地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文史楼5310室
出版文献量(篇)
5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3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王蕴智 赵伟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9
    摘要: 殷墟甲骨卜辞中的天字具有不同的典型写法,大体可划分出四种特征字形.A形主要用作地名“天邑商”之天;B形主要用作“朕天”之天,指人首之颠;C形与商代金文族徽名用法相当,主要用作族氏名;D形主要...
  • 作者: 史大丰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0-15
    摘要: 许慎在《说文解字》所言的“了”字,在古文中有“亏(于)”和“巧”两种用法,即用为“亏(于)”或用为“巧”.我们从甲骨文的字形来判定两种用法的来源.假借为“巧”的“丂”和用为“亏(于)”的“丂...
  • 作者: 徐丽群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6-36
    摘要: 本文利用近出甲骨文著录材料中的清晰拓片,结合最新缀合及考释成果,对《甲骨文校释总集》中的出组卜辞释文进行了逐一校订.校订出原书中包含释字不当、衍释、漏释、辞句误读、缺补字处理失当等释文错误共...
  • 作者: 董莲池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37-42
    摘要: 本文考证了新近公布的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一号墓出土的燕侯觚铭中的“(莆)”字,认为它是对该觚形器的自名,“(莆)”就是礼器“瓒”的初文,从而指出西周人说的礼器“瓒”应有一种是觚形器.同时探讨了...
  • 作者: 李树浪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43-47
    摘要: 曾侯(臌)编钟上的(士匕)字,从形、音、义三个方面可释为“士”,假借为“事”,训为治理.传抄古文字中有几个被误认为“仕”的“士”字字形,其源头目前可以追溯到曾侯(臌)钟上的(士匕)字.
  • 作者: 万佳俊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48-51
    摘要: 金文中有些“罙”字和“守”字常相混,主要是因为“罙”字和“守”字所从的偏旁形体相似,“守”字从宀旁,“罙”字从皿旁.据此,笔者认为,过去常释为“守”字的凤觚中的(凤)和救簋盖中的(凤)可能是...
  • 作者: 岳拯士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52-56
    摘要: 本文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参证出土文献,认为(嫫)盘铭文“(肰)”字右旁所从当释为“(矢)”,读作“胡国”之“胡”.同时指出铭文之“(嫫)”应是胡国嫁到曾国的女子.
  • 作者: 王磊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57-60
    摘要: 《古玺汇编》著录编号为0222的一方齐国官玺,学者多释为“大车之(土尔)(玺)”.通过对印面布局、字形等方面的分析,认为铭文当释“章(乘)之(土尔)(玺)”.印面右侧的字形“(奎)”为单字,...
  • 作者: 聂菲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61-73
    摘要: 本文结合秦汉出土和传世文字资料,对《中国封泥大系》收录的封泥进行释文考订和研究.具体有“息壤”“骊成塞尉”“要阳长印”等三十条.
  • 作者: 李丹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74-78
    摘要: 本文通过梳理“米”“采”二字的古文字字形特点,进而将信阳筒中(奄)字形释作“米”.同时依据各个时期“窠”皆从“米”而非“采”的字形特点,否定《说文》对于此字“从宀从采”的说解,提出“窠”本应...
  • 作者: 蔡一峰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79-82
    摘要: 武丁重臣傅说的名字在出土和传世文献中有作从兑声的“说、敓、(端)”和“鸢”两类写法.通过对谐声类型和字词关系的辨析,得出从“兑”声诸字在上古时代与“鸢”并非音近通用关系,应该对应不同的词.根...
  • 作者: 许可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83-86
    摘要: 判断楚简倒笔字的标准有两项:一是看单个笔画书写是否符合一般书写方向;二是看不同笔画间的架构状态是否违反自然粘连顺序.管见所及“倒笔”字主要有两类:单个笔画逆行、多个笔画倒序.这些倒笔字有的会...
  • 作者: 李洁琼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87-92
    摘要: 居延汉简中被释作“驷相”的词是“驹桐”的误释,应为一种饮马用具.敦煌汉简中的“勮”字,通“筥”,当指牛车上配备的喂牛的圆筐.居延汉简52.92、52.93、52.94中或释作“已”、或释作“...
  • 作者: 韦玉熹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93-97
    摘要: 本文对《河北定县北庄汉墓石刻》《铜山蔡丘汉画像石题记》的部分字形进行了重新释读,指出北庄汉墓石刻整理者误释的“康”章”等字应为“鹿”“车”等字;同时补释出巨野红土山汉墓黄肠石题铭的“虒”字和...
  • 作者: 段卜华 邓章应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98-104
    摘要: “(弱欠)”字出现较晚,习见于清代至民国初年子弟书.从字义看,其核心义素为“弱”,由此产生多种义项,且至今仍活跃在方言中.从字音看,其音[(z)ua35],来源于“接”字,中古属日母麻韵,在...
  • 作者: 周阳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05-109
    摘要: 北魏《韩贿妻高氏墓志》“(秽)河之阴”之“(秽)”,各家录文均阙.辨析字形,稽查文献可知待考字当释作“孤”,通“泒”.泒河不载于《水经注》,且与滹沱河纠葛不清.据文献梳理之,应别为二河.
  • 作者: 杨琳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10-115
    摘要: 《方言》《广雅》“桓,忧也”之训至今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桓”为“怛”之形误.《方言》“饵谓之餻”之“餻”在一些引文中写作“餻”,个中是非,学界有三种观点:A.餻是而餻误,B.餻是而...
  • 作者: 周翠英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29-137
    摘要: “杯珓”之“珓”,有“教”“珓”“校”“角”“筊”“(教)”“(簸)”“笤”“茭”“管”“苕”十一种写法.据考察,这种占卜工具最初写作“教”,唐宋多写作“珓”“校”“角”“茭”,明清小说中多...
  • 作者: 崔璨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43-147
    摘要: 先秦文献中联绵词大量涌现,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演变.本文从《诗经·东山》“蜎蜎者蝎”出发,考证“蜎娟”及其相关联绵词.认为“蜎蜎”为小虫蠕动的样子,后可写成“蜿蜿”“蜿蜒”“委蛇”,引申出游动...
  • 作者: 魏启君 王闰吉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55-160
    摘要: 沙门玄鉴纂集的大理国写经《护国司南抄》是极其珍贵的白族佛教文献,有助于促进边疆多民族地区宗教文化研究.论文选取8个俗字试作考释,认为“盡”当作“唤”,“證得”当作“澄净”,“摧”当作“摧”,...
  • 作者: 冯先思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61-167
    摘要: 《龙龛手镜》所引《玉篇》既非顾野王原本,又与宋人纂修本有一定的差异,当为晚唐五代所流行的时本.其中所引《玉篇》注音释义间有讹误,究其原因约分三类,第一割裂引文释义,第二误解一形多用,第三形近...
  • 作者: 牛振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86-197
    摘要: 测查清末民初中日化学书籍中的元素译名用字,发现日本元素译名对中国元素译名用字有过重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日本元素译名影响中国元素译名用字,集中在1898-1921年间.1921年...
  • 作者: 梅强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98-206
    摘要: 减字及其组合只是一种在琴谱系统中约定俗成的特殊符号,虽然借助了汉字字形,但其本身不属于文字范畴.减字在减取汉字部件上具有任意性,其形体与指法谱字原字并无必然联系.减字不是俗字,但不少减字异体...
  • 作者: 韩小荆 王冰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207-216
    摘要: “眨眼”是汉语中常用的口语词,而“眨”也较早见于唐代的文献.但它的语源和字形结构一直众说纷纭,迄无定论.考其语源,“眨”乃是“(脥)/睫”更换声旁的俗字.又从其语源来看,“眨”的字形结构是从...
  • 作者: 刘晔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217-222
    摘要: 本文对《汉语大字典·火部》“畑”字的音义进行考释,指出其释为“音tián,旱地”义有误,认为“畑”分别与“畈”“烟”二字的俗字同形,同时又是“油”的讹误字.
  • 作者: 聂鹏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223-231
    摘要: 《猓猡译语》是清代乾隆年间采录的彝汉对译系列辞书,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现藏五种,其中一种标注“东川府属”.该书最初由云南巡抚督办,语料采自今云南会泽一带.与同系列译语相比,该书特别之处在于其...
  • 作者: 史维坤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232-240
    摘要: 《字学纂要》是一本在广西龙州金龙地区发现的集汉字、方块壮字、喃字于一体的手抄汉字学习课本,也有查询功能,可作工具书.该书以汉字为字头,方块壮字和喃字为注释,抄写时间应为清代晚期.书中汉字俗写...
  • 作者: 杨亦花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241-245
    摘要: 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被发现的纳西东巴文应用性文献越来越多,但东巴文的广告还未见刊布和研究.本文对原木里县俄亚乡政府里边一个小卖部墙上的东巴文广告进行刊布译释.
  • 作者: 李无未 徐高嵩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246-255
    摘要: 随着学界对于韩国汉字音研究的深入,韩国汉字音的层次划分问题已经成为了该领域讨论的热点.然而在各家进行层次划分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与普遍规律不符的异质化要素,这些例外现象大都很难用语音演化的理...
  • 作者: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267-269
    摘要:

中国文字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主编 臧克和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978-7-5458-0773-8/H·9 CN
邮编 200241 电子邮箱 zgwzyjsh@sina.com
电话 021-62232050 网址 www.wenzi.cn
地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文史楼5310室

中国文字研究评价信息

中国文字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