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磷酸盐、镁离子和光照对橙色粘球菌(MYXPCPCCUSFULVUSFC10)色素形成的影响.橙色粘球菌产生吸收峰分别在472NM和355NM的类胡罗卜素和非类胡罗卜素两类色素.随着磷酸盐浓度(0,10,20,30MM/L)升高,菌体非类胡罗卜素减少,与此同时类胡罗卜素增加.菌体非类胡罗卜素也随着镁离子浓度升高(硫酸镁含量0,0.1%,0.2%,0.3%)而减少.0.1%硫酸镁最适宜菌体类胡罗卜素的合成,硫酸镁浓度继续升高,类胡罗卜素的产生也受到抑制.光照不影响菌体类胡罗卜素形成,但非类胡罗卜素形成略有减少.
推荐文章
辅助菌共培养条件对橙色粘球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橙色粘球菌
辅助菌
共培养
次生代谢产物
橙色粘球菌四型菌毛膜复合物的发现
橙色粘球菌
四型菌毛
群体运动
酵母双杂交
树莓色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测定
树莓
色素
提取
理化性质
依据理化性质分析牡丹花色形成的影响因素
花色
表皮细胞
液泡pH值
金属元素
花色素
类黄酮合成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理化因子对橙色粘球菌色素形成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橙色粘球菌 类胡罗卜素
年,卷(期) 199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108
页数 3页 分类号 S154.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橙色粘球菌
类胡罗卜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700
21-1134/S
大16开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7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87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