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甜菊组培过程中,甜菊苷(Stevioside,缩写为SS)和丽鲍迪苷A(Rebaudioside,缩写为 RA)两种主要甜味成份的变化以及不同浓度的6-卞氨基腺苷(6-BAP)对愈伤组织合成SS及RA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根部在糖苷合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甜菊愈伤组织合成糖苷的能力随培养时间的不同而异.培养10 d的愈伤组织可检测到少量残余叶片的SS及RA,而培养20 d,30 d的愈伤组织则未检出.培养40 d的愈伤组织仅检测到RA,表明此时的愈伤组织又恢复了合成糖苷的能力,推测与叶绿体的再分化有关.在含有不同浓度6-BAP的培养基中培养2个月的愈伤组织都能够合成糖苷,但所合成糖苷的组分不同.其中,在含有0.5 mg/L,1 mg/L,2 mg/L 6-BAP 培养基中的愈伤组织只能积累RA,且随浓度的增加, RA的含量逐渐降低;而含有3 mg/L 6-BAP培养基中的愈伤组织只能合成SS.有根苗可合成SS及RA.而无根腋芽苗只能合成SS.
推荐文章
甜菊糖苷研究进展
甜菊糖苷
提取
安全性
检测方法
甜菊糖苷应用研究现状
食品添加剂
甜味剂
蔗糖替代品
甜菊糖苷
应用
甜菊糖苷类物质的功能性研究进展
甜菊糖苷
甜菊苷
功能性
甜菊糖苷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甜菊糖苷
甜味剂
生殖毒性
遗传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组培甜菊糖苷的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组织培养 甜菊糖苷 6-BAP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海洋学·生命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5-240
页数 6页 分类号 Q343.6
字数 25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38-0479.2000.0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明山 厦门大学生物系细胞生物学研究室 36 390 12.0 17.0
2 陈睦传 厦门大学生物系细胞生物学研究室 26 263 10.0 15.0
3 叶军 厦门大学生物系细胞生物学研究室 13 276 8.0 13.0
4 洪维廉 厦门大学生物系细胞生物学研究室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7)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组织培养
甜菊糖苷
6-BAP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38-0479
35-1070/N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囊萤楼218-221室
34-8
193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4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1714
相关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fjinfo.gov.cn/fz/zrjj.htm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