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语音是语言的形式,表现一定的语言意义,二者之间存在着象似性。对语音形式与语言意义关系的探索,使语言研究从观察层次、描写层次上升到解释层次。这一思想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提出,90年代被引进国内。目前国内主要集中在理论概括和探讨上,具体深入的研究还不很多。在汉语中找到典型语句,例举语音与语言意义之间象似性关系,既是对该理论的丰富和补充,也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象似性"理论"语音形式大,意义也大"的基本思想。
推荐文章
从语言象似性角度看诗歌翻译
象似性
诗歌
象似性原则
翻译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探赜
语言符号
任意性
象似性
从语言象似性角度看诗歌翻译
象似性
诗歌
象似性原则
翻译
基于字统计语言模型的汉语语音识别研究
统计语言模型
N-gram文法
汉语语音识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汉语语音与语言意义象似性例举
来源期刊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象似性 汉语语音 语言意义 例举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4
页数 4页 分类号 H116
字数 53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722X.2000.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延俊荣 复旦大学中文系 4 126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309)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3(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4(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05(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6(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7(3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08(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09(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0(3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1(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2(3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3(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4(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象似性
汉语语音
语言意义
例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2-722X
41-1164/H
大16开
河南省洛阳市036信箱120号学报编辑部
36-212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3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5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