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啮齿动物普遍利用外激素进行性识别.具有性识别功能的外激素可能由身体各个发出气味的部位产生,例如,尿液、粪便、唾液、精液、胚胎液、阴道分泌物、特化皮肤腺分泌物等.外激素的产生器官,尤其特化皮肤腺的形态、组织结构、所产生的化学成分和性识别功能有季节和性别的差异,并且受到脑垂体、内分泌腺和性腺分泌激素的调节.确定气味的识别功能和产生源,常利用被试鼠对雌雄气味的行为反应差异;生理调节作用的研究常采用切除有关的激素分泌腺和植入外源的激素后,气味产生器官的形态、组织结构和分泌物化学成分,以及对气味的嗅觉反应的变化的方法;化学研究涉及到气味分析样品的制备和对样品进行化学分析,进一步的活性成分的鉴定还要和生物测定相结合.
推荐文章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因子研究
性别决定
性别分化
SRY基因
哺乳动物
TDF/tdy
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研究进展
哺乳动物
性别控制
胚胎
精子
动物性食品安全应对策略探析
动物性食品安全
对策
啮齿动物食性研究方法
啮齿动物
食性
可持续发展
生态平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啮齿动物性识别外激素的研究概况及方法
来源期刊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啮齿动物 外激素 性识别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学科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7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5-331
字数 30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565.2000.01.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祖望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53 1115 17.0 32.0
2 张知彬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10 2745 31.0 47.0
3 张健旭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9 289 8.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啮齿动物
外激素
性识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1565
13-1077/N
大16开
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18-257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54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