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 为了探索“主体、参与、发展”的教学途径,我在思品课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环节进行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要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是否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导入”环节非常重要。导入的方式有很多,我发现有几种效果比较明显。故事导入。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喜欢听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常常引起他们的注意——好人、坏人?做得对不对?要是换了我会怎样?……一个个的问题都会出现在他们的小脑壳里,故事内容是否紧抓教材,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贴近生活,就是教师们应该考虑的,选择恰当会使课堂效果事半功倍,选择不当则会成为画蛇添足之举。例如第八册中第一课《革命先驱李大钊》,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远,学生很难懂得革命先烈们
推荐文章
提升思品教师备课技能优化思品课堂教学效果
备课
环节
艺术
教学效果
优化
语文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探微
主体教育
自主参与
语文教学
课堂模式
语文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探微
主体教育
自主参与
语文教学
课堂模式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课堂
合作学习
自学能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思品课堂教学“主体、参与、发展”途径探索
来源期刊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途径探索 学生生活 效果比较 思品课 李大钊 教学途径 教学效果 小学生 故事内容
年,卷(期) whsjykxyjyxb_200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0
页数 2页 分类号 G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课堂教学
途径探索
学生生活
效果比较
思品课
李大钊
教学途径
教学效果
小学生
故事内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月刊
16开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57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