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HIV-1中国株42(B亚型)的gag基因及gag与gp120 V3区的嵌合基因gag V3插入腺病毒伴随病毒(AAV)表达载体pSNAV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pSNAV-gag及pSNAV-gagV3;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分别将重组质粒转入BHK细胞,G418筛选得到转入重组质粒并能表达外源基因的细胞系,命名为BHK-gag及BHK-gagV3.用具有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rAAV)包装功能的一种重组单纯疱疹病毒(rHSV)分别感染这两株细胞系,纯化后得到rAAV,电镜观察可见到大量实心病毒颗粒,核酸杂交检测重组病毒滴度达到1012病毒颗粒/ml,重组病毒感染293细胞,ELISA检测有gag及gagV3基因的表达.用重组病毒免疫Balb/C小鼠,检测抗体及细胞免疫水平,证明重组病毒可以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细胞及体液免疫.
推荐文章
表达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对小鼠免疫原性的试验
小反刍兽疫
H基因
重组腺病毒表达
免疫原性
重组禽呼肠孤病毒S1133 σ3基因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禽呼肠孤病毒
S1133毒株
σ3基因
重组质粒
免疫原性
HIV-1核心蛋白Gag与IL-6共表达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HIV-1
核心蛋白
人白细胞介素6
鸡痘病毒
免疫原性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重组核蛋白免疫原性的研究
TGEV
重组融合核蛋白
免疫原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HIV-1 gag、gagV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病毒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 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人与动物病毒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8-33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73.9|Q785
字数 31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8721.2001.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小兵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25 373 7.0 19.0
2 伍志坚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8 320 5.0 8.0
3 曾毅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43 368 12.0 17.0
4 侯云德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25 474 11.0 21.0
5 周玲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12 50 4.0 6.0
6 刘雁征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
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病毒学报
双月刊
1000-8721
11-1865/R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迎新街100号
82-22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3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50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