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结合某独柱墩高架轨道交通线的建设,建立了高架桥梁结构(包括桥上轨道结构)-桩基-土动力相互作用力学模型,采用工程场地波计算了轨道交通高架桥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并采用约束混凝土的概念分析了墩柱的抗震延性.重点探讨了高架桥上长钢轨对桥梁的纵向约束作用及后继结构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橡胶支座对高架桥的减、隔震作用;按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设计思想提出了轨道交通高架桥合理抗震设计参数,从而克服了我国现有<铁路抗规>及<公路抗规>只对桥梁进行抗震强度及稳定性验算的不足,确保高架桥在强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延性.研究结果表明,桥上轨道结构对桥梁的纵向约束作用改善了桥梁的抗震性能,但其改善程度与钢轨扣件的纵向力学参数有关;板式橡胶支座的应用,虽使主梁位移有所增大,但减小了桥梁的纵、横向地震响应;独柱墩高架桥潜在塑性铰通常发生在其底部区域,为确保高架桥具有足够的抗强震变形能力,其潜在塑性铰区域横向约束钢筋配置率应不小于0.5%.
推荐文章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型及工法研究
轨道交通
高架桥
梁型选择
工法研究
简支梁
连续梁
T形梁
箱梁
槽形梁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抗震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
地震作用
本构关系
动力特性分析
反应谱分析
时程分析
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技术要点
轨道交通
结构抗震设计
规范
技术要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轨道交通高架桥合理抗震设计参数及抗震措施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高架桥 抗震 设计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8
页数 6页 分类号 U442.55
字数 40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4632.2001.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坤全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 31 372 10.0 18.0
2 陈文艳 21 72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56)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2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5(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3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7(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9(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轨道交通
高架桥
抗震
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