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进入19世纪80年代后,由于印度茶的崛起,汉口茶市受到来自国际市场的猛烈冲击,茶农、茶商均苦不堪言.究其原因,在于印度茶园采取的是在英国资本控制下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其规模经济产生的高效率,实非传统手工、分散经营、资金匮乏、厘税苛繁、信息不灵的中国个体茶农可比.这意味着,中国茶的成本必然高于印度茶,在价格竞争上没有多少优势可言.晚清汉口茶叶市场虽然受到印度茶不同程度的挑战而时有剧烈波动,但整体贸易状况仍属繁盛.个中原因,概有如下三点:一是俄国市场需求旺盛,常年刺激着砖茶的巨额出口.二是欧美市场仍看好华茶.三是国内需求大,这从晚清汉口茶馆业的蓬勃发展即可窥见一斑.
推荐文章
晚清广东的茶叶技术与茶产业
茶叶技术
晚清
广东
茶产业
晚清民国时期安溪茶生产与贸易研究
晚清民国
安溪茶叶生产
运销网络
英属印度阿萨姆茶叶劳工的雇用问题研究
英属印度
阿萨姆
茶叶劳工
雇佣
华茶改良视角下的晚清中国茶业教育
华茶改良
晚清中国
茶业教育
茶务讲习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印度茶的崛起对晚清汉口茶叶市场的冲击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印度茶 晚清 汉口 茶叶市场 冲击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历史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1-465
页数 5页 分类号 K258.3
字数 60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81X.2001.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放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 28 246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印度茶
晚清
汉口
茶叶市场
冲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双月刊
1671-881X
42-1662/C
湖北武昌珞珈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66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