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挥发性物质体外致突变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运用物质相平衡的原理,利用一组平衡瓶和一组平衡参照瓶及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检测挥发性物质培养基/气的分配系数。设计一种新型的挥发性物质体外致突变密闭检测装置,定量检测挥发性物质的致变性。[结果]通过9种挥发性物质的分配系数测定,证明挥发性物质在达到培养基/气平衡后,在两相中的浓度可保持不变,且可通过计算求出浓度。从而解决了培养基中挥发性物质的浓度定量问题。建立了特制的专供气体物质和挥发性物质进行Ames试验的新的容器装置。[结论]沸点在100℃以下的挥发性物质,必须用密闭容器装置检测其致变性,沸点在100~200℃的,容器装置法亦是首选的检测方法。容器法试验中挥发性物质在培养基中的浓度可通过分配系数测定确定。
推荐文章
特香型烤烟挥发性致香物质的测定与分析
特香型烤烟
烤烟
香料烟
致香成分
分析
真空脱水对花生油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花生油
真空脱水
挥发性物质
豆浆模拟体系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比较研究
豆浆模拟体系
甘油三酯
脂肪氧合酶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油茶籽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油茶籽油
挥发性风味物质
风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相平衡理论在挥发性物质体外致突变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劳动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相平衡 挥发性物质 致突变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1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14
字数 29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617.2001.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永贵 11 117 6.0 10.0
2 范玉兰 9 2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相平衡
挥发性物质
致突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与职业医学
月刊
1006-3617
31-1879/R
大16开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
4-568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82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264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