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刘一明从成圣成道的教育目的出发,在道德方面提出了积德修行,弃恶从善、道德相需等一系列具有儒家色彩的修养方法,并融入佛教“无念为宗”的理论,提倡清修静养,他吸收了儒家数民化俗的思想,主张通过教化来提高民众的道德素质,转变社会风气,在学习上则提出了立志勤学、交友为师,探求真知等重要原则和方法。
推荐文章
浅析小学留守儿童孝道教育的实施
农村
留守儿童
实施策略
幼儿园孝道教育问题探讨
孝道教育
幼儿园
教育问题
幼儿全面发展
教育课程
心理学研究
社会性发展
亲社会行为
道教神仙思想汉画与汉人的人生追求
道教
神仙信仰
汉画
生存追求
浅析高中生孝道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高中生
孝道教育
历史课
渗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刘一明道教教育思想述论
来源期刊 教育史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刘一明 教育思想 清代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 道德素质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G40-092.4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兴汉 5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刘一明
教育思想
清代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
道德素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史研究辑刊
季刊
北京北三环中路46号
出版文献量(篇)
195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