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与语言交流相比,非言语交流形式的描写更能刻画出人物内心世界、内心感受,使人物之间的关系更逼真,更有感染力.在小说《牛虻》中,作者运用多种形式的非言语交流如人物的表情、眼神、声音、手和身体的动作、衣着打扮和随身物品、生活环境等,深入细致地刻画出小说中的牛虻(亚瑟)、琼玛、蒙太尼里主教等人物的性格与心理,暗示了他们之间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正是作者恰如其分地运用了非言语交流的形式,才使得小说《牛虻》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深入研究非言语交流形式,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等,而且能提高我们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推荐文章
关于δ-Pinching流形中具有平行第二基本形式的子流形
平行第二基本形式
截面曲率
全测地
突出语文个性 重视“言语形式”
阅读教学
言语内容
言语形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言语形式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言语形式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与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非言语行为
外语教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谈《牛虻》中的非言语交流形式
来源期刊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牛虻》 非言语交流形式 刻画 语言交流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中国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5
页数 3页 分类号 I384
字数 34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178X.2002.0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凌如珊 湖州师范学院外语系 9 16 3.0 3.0
2 潘宇文 湖州师范学院外语系 5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牛虻》
非言语交流形式
刻画
语言交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4
总下载数(次)
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