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家蚕Bombyx mori人工饲料饲养发育不齐的生理原因,从同一蚕品种中挑选出对人工饲料摄食性不同的个体,用电生理学方法测定了下颚瘤状体味觉感器对4种代表性物质(蔗糖、肌醇、大豆粉提取物和柠檬酸)的电生理反应.结果表明,栓锥感器Ss-Ⅰ对蔗糖等促食物质的反应以及栓锥感器Ss-Ⅱ对大豆粉提取物等阻食物质的反应,均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在临界浓度下,低摄食性个体的放电脉冲频率显著高于高摄食性个体.说明低摄食性蚕的味觉反应比高摄食性蚕敏感.
推荐文章
甘蓝饲养小菜粉蝶幼虫对两种寄主植物叶片汁液的行为及电生理反应
小菜粉蝶幼虫
植物叶片汁液
栓锥感受器
味觉神经元
电生理顶端记录
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全面发展
尊重
个体差异
关注
全面发展
基于个体差异下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
个体差异
个性化
多元化
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闪光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家蚕味觉电生理反应的个体差异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家蚕 味觉电生理反应 人工饲料 摄食性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6
页数 6页 分类号 S881.2
字数 56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4-6296.2002.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牟志美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蚕学系 125 1375 21.0 32.0
2 王彦文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蚕学系 79 647 14.0 22.0
3 徐俊良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学系 30 440 14.0 20.0
4 崔为正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蚕学系 107 913 18.0 2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166)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6(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7(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8(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09(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家蚕
味觉电生理反应
人工饲料
摄食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